美文网首页教育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我们的孩子
读懂孩子的行为语言,您才学会如何陪伴

读懂孩子的行为语言,您才学会如何陪伴

作者: 勺子面 | 来源:发表于2016-02-28 10:23 被阅读1091次
图片源于网络

前几天,乐乐妈有感而发写了篇随笔文章——《别让您的孩子成了心灵上的“留守儿童”》。围绕“隐性失陪”这个话题,乐乐妈分享了“如何才能让父母与孩子间的陪伴更有意义、更有质量、更有深度”。

对于我们这批80后、90后的年轻父母来说,大家应该有这样的共识:幼儿时期,父母通过陪伴传递给孩子的情感和信任,对孩子后天情商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影响甚大。

乐乐妈在那篇文章中也提到了“我们给予孩子的陪伴应该符合其心理发展特点”,那么今天,乐乐妈希望借着最近读的一套图书《你的N岁孩子》(作者:弗兰西斯·伊尔克),一起和各位爸爸妈妈们就这个话题继续分享:

如何读懂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行为语言,如何让我们的陪伴更具针对性

在此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在乐乐宝宝身上的“典型案例”。

乐乐现在一岁八个月了,用乐乐爸的话说就是“开始变得调皮捣蛋,整个一熊孩子”:不愿意坐宝宝餐椅,不愿意喝水,不愿意洗手洗脚,不愿意睡觉……所有你问他的问题,得到的永远只是摇头。

您的孩子是否也像乐乐一样呢?

图片源于网络

1—2岁

特点:唱反调、对着干

分析:宝宝的这些举动恰恰反映了孩子自我意识的唤醒,他们想给爸爸妈妈传递一个信号:我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其实,这个阶段宝宝们一点儿也不捣蛋,一点儿也没有蛮不讲理的意思。

陪伴方式:避免硬碰硬,转移注意力

建议:爸爸妈妈们要充分利用说话技巧转移孩子注意力,尽量采用选择式提问,避免直接提问。比如喝水时,你可以问“你是想用吸管杯还是保温杯”;洗漱时,你可以问“你是先洗手还是洗脚”;整理玩具时,你可以问“你是把玩具放在桌子上还是盒子里……”


2岁半—3岁

特点:快乐友善,充满安全感

分析:快乐而友善的稳定成长期。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孩子已经有很好的自我意识和稳固的自我概念,在情绪发展上会呈现一个稳定的状态。一个先前吵闹不安的孩子会突然变得安静斯文起来。挂在他嘴边的是“好!”或“要!”,而不是“不”;最经常出现在他脸上的表情是笑,而不是哭;对你的要求最多的是接受和妥协,而不是拒绝。

拒绝态度被分享、依赖取代。“我们……”是孩子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例如:“我们一起玩,可以吗?”这种“我们一起”的感觉,很让他们着迷,让他们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但是,这也可能让他们产生了更强的依赖感。一个从前倔犟地要自己来的孩子,现在却常常跟央求妈妈来帮助他完成某件事,说:“妈妈,你帮我做……”

喜欢观察和探究身边的世界。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学习能力极强,但整体上还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爸爸妈妈们可以主动地去给他们创造一些环境,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有条件发挥和使用尚且稚嫩而生涩的社会行为能力。

陪伴方式:寓教于乐积极参与


3岁半

特点: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

分析:反抗为最大的特征。孩子到了三岁半时,许多原本日常生活里最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穿衣、吃饭、上厕所、起床或睡觉等,现在都成了妈妈和孩子发生争吵的原因。那些从前应付孩子屡试不爽的技巧和方法,现在统统都失效了。

缺乏安全感,表现得非常焦虑、内向。除了在肢体运动方面,他们会经常摔跤,时有紧张发抖的现象,在语言方面,他会出现口吃的现象;在情绪情感方面,他会表现出紧张、焦虑,不愿意与人接触。同时,他们又有着极强的意志力,总想要掌控外部世界。

对人和动物朋友表现热衷。三岁半孩子的头脑中已经有“朋友”这一概念,这个“朋友”可能是现实中的小伙伴,也有可能存在于想象中;可能是一群人,也有可能是一群动物。

陪伴方法:接受事实鼓励陪伴


4岁

特点:活泼、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

分析:喜欢新奇,情绪趋于两个极端。这个年纪的小孩“喜新厌旧”,任何新的想法、新的念头和新的讯息都可以带给他一个新玩具所能带给他的快乐。所以,同一个四岁孩子聊天往往十分畅快,尽管他无穷无尽的“为什么”也许有时候能问到你腻味。

行为与想象力变幻莫测。不论他做什么,都是一个快字,而且他的兴趣总是很快地从一件事情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大多数情况下,他做什么事情总是开头那么一下,然后就足够了。他不在乎要把一件事情做完做好,而只在乎下一件事情吸引了他的兴趣。

做什么都过度。一个正常的充满活力而且健健康康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似乎时时处处都是过度行为。动作方面,会拳打脚踢,还会吐口;情绪的表达上,可以捧腹大笑,又能震耳欲聋地大哭大叫;语言表达方面,会吹牛说大话,也会骂脏话。

陪伴方法:言行谨慎轻声细语


5岁

特点:金色童年时期

分析:心态积极,性格乖顺甜美。“行啊”,“好嘞”,“很好”,“太棒了”,这些都是孩子最喜欢说的话。这时的孩子完全以妈妈为自己整个世界的中心。因此,他不但想要讨好妈妈,还想随时都跟在她身边。他想同妈妈说话,跟她玩,帮她做家务,如影随身、寸步不离。五岁孩子对整个世界的正面而且接纳的心态,不但扩展到父母的身上,还扩展到了更宽广的领域。

正视自己的能力,知道自我克制。五岁孩子之所以能够表现得如此和顺,关键在于他现在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准确得让你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也就是说,他知道自我克制。五岁孩子能极其准确地判断出他的能力所在,知道哪些事情会超出他的能力,因而他只肯去尝试他觉得有把握的事情。

陪伴方法:细心观察合理引导


6岁

特点:精力旺盛,强横刁蛮

分析:小小的矛盾体,集两个极端于一身。这个阶段的小孩不论他要做什么,他随时都可能走向两个相反的极致。而且,假如他从两个东西或者两项活动之中选择了其中的一项,那么,这个选择本身,常常就能触发他想要立即做出相反选择的强烈意念。

自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对这个阶段的小孩来说,他才是自己整个世界的中心,他想要当第一,想要当最好,想要得到最多,想要胜过一切。六岁是孩子与母亲真正开始分离的起点,由五岁时与妈妈的紧密相连到现在开始走向更加独立的转变,使得孩子对妈妈往往显得格外强横。而另一方面,他为了要离开妈妈、想要走向独立而做出的各种努力,又使得他内心格外焦虑与惶惑。

感情上热切、炽热。尽管“两极化”的六岁孩子会不时地展现出他的负面极端,但是你也很容易感受到他的正面极端:最热切的一个又一个的拥抱,最炽热的一个又一个的“妈妈,我爱你。”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新地方、新观念、新讯息,以及他自己的新成就。他特别善于享受快乐。给他一个小礼物、一份小惊喜、一句小夸奖、一点小零嘴,都能让他欣喜万分。

陪伴方法:降低要求适时协助


乐妈分享

乐乐妈和各位爸爸妈妈分享的仅仅是一般性的行为特点。每个正常发育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特点,每个爸爸妈妈给予孩子的陪伴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孩子最信任最深爱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读懂他们的行为语言,全身心而又充满理性的去陪伴他们。

相关文章

  • 读懂孩子的行为语言,您才学会如何陪伴

    前几天,乐乐妈有感而发写了篇随笔文章——《别让您的孩子成了心灵上的“留守儿童”》。围绕“隐性失陪”这个话题,乐乐妈...

  • 今日学习

    1、学会读懂孩子,知道如何给予他心理营养。 2、学会接纳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用接纳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3、学会如何...

  • 感恩母亲节!🌹🌹🌹🌹🌹🌹

    亲爱的妈妈:您的艰辛,让我学会珍惜;您的勤奋,让我读懂努力;您的爱心,让我学会善良;您的尽责,让我敢于担当...

  • 教练型父母课程day5

    主题:如何正确读懂孩子的行为 检视自己的教育方式,通过自我觉察,由觉察发现背后的需求。 引导孩子的行为:优化成人的...

  • 教练型父母课第5讲如何真正读懂孩子的行

    教练型父母课第5讲如何真正读懂孩子的行为 正面管教工具 不给孩子的行为做定义和贴标签 去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一面 先...

  • 2019-07-02

    【家庭教育早分享】成功的教育是读懂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一起成长。 如何读懂孩子的行为呢?那就是:接纳正在遇到的困难,...

  • 2019-01-17

    瑞吉欧有句名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 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从语言和行为中捕捉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只有学会聆...

  • 《如何读懂孩子身体的语言》

    大家好,我是阳光森林的健康管理师——红彦,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如何读懂孩子身体的语言》 本人从事学前教育工...

  • 看如何劣马变良马~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语言🐴

    有一匹叫作斯派克斯的马。有个女士,一去那个马场就挑中这匹马了,觉得这个马很漂亮,说我就是跟它有眼缘,买回家了,结果...

  • 人类如何读懂计算机

    在上一篇文章人人都能学编程中讲到,计算机是如何读懂人类的语言,今天我要讲的是人类如何读懂计算机语言。 ​ 想要读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懂孩子的行为语言,您才学会如何陪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zw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