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去拈花湾游玩,不由想起了一个典故。
释迦摩尼与众弟子讲禅理法,众弟子都抒发着自己的教义,唯独迦叶尊者拈花而笑。释迦摩尼便知道迦叶是最理解禅宗的人。
“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因缘条件下形成的,都是空幻无实的;空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体现于具体的万物,然而它本身却是没有形象、没有聚散生灭、超越于一切万有之上的,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于是迦叶也成为了禅宗的第一代祖师。
后来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的拈花指便由此而来。

南北朝时,达摩为了将禅宗从南印度带到中国,拜访了当时南朝的统治者梁武帝萧道衍。当时南北朝上至贵族、下至布衣都崇信佛教。
杜牧写过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盛况。
梁武帝就曾四次舍身佛教。由于长期建造殿宇,南北频繁交战,南朝开始入不敷出,梁武帝修造佛殿的行为遭到了群臣的激烈反对。
于是武帝离家出走了,离家出走了,离家出走了……
等大臣们找到叛逆大叔的时候,发现他披着袈裟坐在了寺院中。
“要我回去可以,给钱,把我赎回去。”
没有老板可不行,谁来开会、谁来提要求,最要命的是谁来发工资。
于是大臣们心不甘情不愿地从国库里凑出了钱把叛逆大叔赎了回来。
达摩碰到的就是这货。

欣喜的梁武帝接见了远来的高僧,热情地问到:“大师,我修缮庙宇,为菩萨塑造金身,为寺庙供奉香火,我是不是一个有功德的人啊?”
达摩就说了三个字:“无功德。”
你整天怀着功利心求神拜佛,求求你让我发财吧、求求你让我一百分、求求你让我高官得坐,骏马得骑,我想佛大概真的要被吵死了。
可惜梁武帝不懂,于是他赶走了达摩。
达摩走到江边,后悔的武帝派人骑着骡马,想把菩提达摩请回去,可是达摩微微一笑,折下了一束芦苇,飘然过江。这就是禅宗著名的典故“一苇渡江”。

达摩渡过长江,进入北魏后。遇山讲法,逢寺授禅,一心要把禅宗传入中原。终于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十年后,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据说达摩闭关参禅时心无旁骛,入定之后连飞鸟都差点在达摩的头上做了巢。
禅宗传到了五祖弘忍的时候,弘忍祖师为了看自己的衣钵传给谁合适,于是让弟子们一人说一句偈语。大弟子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服侍,无处惹尘埃。”弘忍听到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让众弟子吟诵,揣摩。
当弟子们在吟诵这句偈语时,慧能正在补寺庙里的房子。听到神秀的话后,顺口接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寺庙里的师傅听到后纷纷斥责到:“你一个小和尚怎么能擅改神秀禅师的偈语,住口。”
当慧能小和尚的四句偈语传到弘忍耳中时,弘忍对慧能说道:“不要乱说。”讲完之后拿着敲木鱼的犍稚在慧能头上轻敲三下:“走吧。”
当天三更后慧能轻扣弘忍的禅房,五祖果然没有入睡,而是在卧榻边等着慧能。五祖看见慧能果真有悟性,每天晚上都把《金刚经》讲授给了慧能听。
旬月之后,慧能听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刻开悟,于是向师傅弘忍道:“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不动摇,又能生万法。”
弘忍听到后,便知道慧能已经领悟到禅宗的要义。于是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了慧能,慧能也就成为了禅宗六祖。

汶川地震后,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在地震中轰然倒塌,20多名待产的孕妇临产却无处安身。护士们敲响了隔壁罗汉寺的庙门。
罗汉寺由于结构坚固,所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主持素全大师刚想打开庙门接产妇们进来,可是旁边的僧人提醒道:“寺庙是清静的地方,更见不得血污。”
素全大师合十:“众生快乐,佛才会快乐,放她们进来!”

那一年5月,中国人经历了惨痛的一段时光。而什邡罗汉寺中却多了108个新生儿,不多不少正合108罗汉之数。
我想像素全禅师这样的大宗师才是真正的禅宗发扬者,他摈弃了外在的形式,不拘泥于虚礼,永远保持着一颗最善的心来对待万事万物。
“众生快乐,佛才会快乐”。
能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有真正的大智慧,才是真正的佛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