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忆中的板桥园林中学

记忆中的板桥园林中学

作者: 远方的云_b39f | 来源:发表于2019-12-26 09:55 被阅读0次

。            光阴荏苒,瞬间己是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期间许多事情都如过往烟云,渐渐的淡忘了,但在板桥园林中学上学期间的情景,犹如一幕幕电影,经常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一切记忆都是那样的清晰可见......

      1983年的秋天,一群十二.三岁,从小学五年级毕业的我们,怀揣着理想(只是努力,成果甚微,心里很是愧疚),父母们用自行车驮或驴车拉着的行李来到这里,开始了5年的初.高中学习生活。刚开校,必须要先到学校的大灶上交一定数量的白面,(白.黑这都有专门的大师傅验)每斤再缴1角5分钱的伙食费领取饭票,定量为一勺汤饭或2个馒头为半斤。宿舍靠边几侧土炕面好的地方,早己被家离学校近来的早的学生挤占了,只能在刚进门或靠窗子的空闲(但有些地方土炕面都塌了)处铺好自己的行李,冬天的取暖靠煨炕,只能捱冷受罪。下晚自习后,拾些干枯的树枝在空旷的宿舍点着熏熏,往往是早晨起来时,被子上已满是灰尘和点点白霜。

        初一年级4个班的教室,遍布在中马路黑板报墙的南北两侧,1.2班在南面,北面3.4班,我们3班的语文为杨建平老师,他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并且普通话说相当好(这在八十年代的教师中不多见的)。刘天荣老师教数学兼班主任(第二学期为李慧民老师,前几年听说她己去逝,这里停笔,向她致敬默哀)。满脸严肃的宋范泰老师教政治课,他总能把难懂的道理,结合身边的具体实际给同学们讲的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课堂上常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那时的他要站在大灶的门口,拥挤,排队打饭的学生一下就会安静了许多。丁居全老师教地理课,在排球,蓝球场总能看到他矫健的身影。他文理兼备,在初三突击学英语(半学期学完三年.六册课本内容)时还代教过一段时间,尔后在上高中时,听说他去了新疆,至今也没他的消息,愿他安好,辛福!戴高度近视眼镜,讲话慢条斯理,一幅老学究样子的姜生俊老师教历史课,还没进教室,就能远远听到悠扬手风琴声音,那将是钟柳青老师的音乐课,他要求我们每人买支口琴(在那时化3元钱,可是相当昂贵奢侈品),不长时间,当时热播的电视连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声音,总会在晚自习后的教室响起,只是音调参次不齐罢了。植物课为瘦高个常穿黄军便服的兰红老师,至今音讯全无。

    春学期开学后不久,为期一周的春季植树劳动就开始了(白天全劳动,晚上上自习课),同学们自带劳动工具,两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三人为一组,先把冬天伐树后留下的木疙瘩刨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好树沟,再栽上从学校专门的苗圃地里挖来的树苗,学生必须保栽保活,责任到人。每天早操后,在总务主任贺兴德老师(口勤腿快,为后勤建没讴心沥血)的指引下,男生从操场抱土坯4块,女生抱3块放在正新修建的教室,或宿舍指定的地方。正因为在前几任校长的领导下,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长期坚持防风固沙,植树造林的劳动,才有了如今风景优美,四季如画的校园。他(她)们的历史功绩是必须肯定的!那有岁月静好,只是曾有人为此而负重前行,把现在学校建设,管理的更加美好也是对先辈们最好的告慰与回报。

    金黄色的秋天,操场过后往西走,在中马路两侧的果园里,红艳艳的苹果挂满了枝头,使人垂诞浴滴,但是学生是不能随便采摘的,曾有学生因偷吃苹果而开除学籍的事例,当时想来有点过份,现在才懂的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收获后,同学们或大或小都能吃到,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也是一次美滋滋的享受。

      那时的课外业余文体活动非常丰富,每周五晚放电影,附近西湾的人们也常来观看,场景甚为壮观。在操场上常有年级组,教研组间老师的球类比赛,以教数学著称的康国进老师总是打的非常好,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若再加上戴国仁老师有趣的裁判和点评,常会使得旁边驻足喝彩的师生引发阵阵的笑声。

    虽然离开学校很长时间了,我也有一个无知的少年步入了不惑的中年,每次到这个留下我足迹的校园,我总有一种无以表达的亲切 感,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几天,去接孩子稍早了点,在操场上有两个班的学生在上课,在如今现代化的塑胶跑道上,优美动听的旋律,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跳舞,一个班的孩子呼着口号在训练入场式,我心中有些感慨眼角有点湿润,这儿不就是曾经那个遍布黄沙的足球场吗?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多好的校园啊!多么快乐的孩子。

      我们都是这平凡的世界上,极其普通的一员,如浩瀚沙漠中的一粒沙子,宛如辽阔无际的星空中瞬间划过的流星,在人生的经历中,不以取得缈小无微的成绩而止步不前。也不因没取得所谓的成功而气馁,消沉。只要你努力而坚持着,总会有一处闪光,让人驻足称道的地方,诗人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犹豫,不要心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总要来临……。也有人曾说过,总有一块祥云会在你的头顶缭绕......学习和劳动亦是如此。那些曾经或现在,给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传道释业的老师们,更为值的我们尊敬和仰望。

      附写在语后的话,向曾在和正在板桥中心小学工作过的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在不值得的文字中,对曾经有关老师的描写尚不如意,肯定有欠缺和不足之处,在这里鞠躬以示歉意。

      (这篇文章,在今年署假板小"领读者书会"曾经分享过,在这暖暖的冬日稍作改动再次分享给大家。以飨读者)

相关文章

  • 记忆中的板桥园林中学

    。 光阴荏苒,瞬间己是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期间许多事情都如过往烟云,渐渐的淡忘了,但在板桥园林中学上学期间...

  • 行走的石头(108)葡萄情缘

    十年前的九月,父亲拉着行李把我送到了板桥园林中学,从此与板桥结下了不解情缘。多年来学校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

  • 诗情画意说耀中

    所有的记忆里,都是耀州中学学生们匆匆的脚步,朗朗的书声。似乎鲜花,园林都与师生无缘,严谨的教学体制,造就了...

  • 邱柏瑞:记忆中的温暖

    记忆中的温暖 文/邱柏瑞 深圳云顶中学 记忆中温暖的脚步磨灭着...

  • 王建红《时文选粹》前言

    徜徉于中学语文的园林,感受语言表达之美,体会文学创作之味,深入园林,除了感性的语言与文学,我们发现中学语文还有另一...

  • 山间岁月(板桥中学记事)

    太阳尚未完全升起,只在山尖上洒下温柔的亮光,清晨的空气清新,远处的田地里已经有人在劳作,每一阵山风吹来,似乎都带着...

  • 郑板桥画了幅竹子,徐悲鸿手痒补画几片竹叶,网友:画蛇添足

    说起郑板桥,人们印象中离不得两个记忆点,一个是他曾经写过四个字“难得糊涂”,另外就是他画的竹无人可及。郑板桥的历史...

  • 我记忆中的镇川中学

    想为记忆中的镇川中学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这是一个让我痛并快乐的地方。 第一次来镇中时,我斜挎着书...

  • 中学记忆

    旧楼房盛着书声琅琅的课堂 临窗的梧桐伸出洁白的花束 晶莹的雨珠缀在高高的花枝 忽而飞来的小鸟在繁花嫩叶中歌唱 不经...

  • 中学记忆

    高中分班,我竟然选择了文科! 我至今还记得分班时的情景! 晚自习,我们所有人都站在教学楼前的花池边上。根据在教室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中的板桥园林中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kc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