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跟读,公Z号《私想活动》整理,文责自负】【免费赠送会员请点击:风清不扬81】
今天开始,我们来读《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向观察升官哭友 鲍廷玺丧父娶妻》。上回说到向市长把鲍文卿和自己的王管家做成了亲家,第二天鲍王两家刚互换了孩子的生辰八字,晚上就来了巡抚衙门的摘印官,大家当然很惊慌。
向市长听说来了摘印官,赶紧将负责刑名、钱谷的部属请到眼前,说:“诸位先生先将房里各样稿案查点查点,务必要查得仔细些,不能有任何遗漏。”听这话的意思,是做了最坏的思想准备,让部属们把账物清点好。但也看得出来,向市长并没有惊慌失措,说明心里踏实,应该不是什么贪污腐败分子。
向市长说完,开宅门出去。见了陪同来的副市长,拿出一张牌票看了看,两人低声说了几句,副市长就坐上轿子离开了,但巡抚衙门来的差官还在外头守着。向市长进来,亲戚和鲍文卿一齐都迎着问长问短。向市长回答说:“没啥,跟我不相干——是宁国府的知府出事了,安排我去摘印。”随后准备马夫,连夜同差官去了宁国府。
一场虚惊。
难怪回目里写的是“向观察升官哭友”,他还要升官呢,还不能落马。至于向观察,细心读者当然不会陌生,前面有过一个王惠王观察,当时是南昌市长。地级市市长,按照古称就相当于观察使,简称观察。
那边领导出差,这边衙门里打首饰、缝衣服,做床帐、被褥,准备王家女儿招女婿。忙了几天,向市长回来了,选定十月十三是大吉之日。衙门外找了一班鼓手、两个傧相进来。傧相,就是替主人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相当于现在的婚礼司仪和助手。
到了那天,新郎鲍廷玺插着花、披着红,身穿绸缎衣服,脚下粉底皂靴,先拜父亲,再吹打着迎过那边去,拜了丈人、丈母,向市长介绍过的王家儿子——唤作小王,这天穿着补服出来陪妹婿。补服就是影视里常见的一种饰有品级徽识的官服,或称补袍,这是相当正式了。大家吃过三遍茶,再请进洞房里和新娘交拜。
第二天清早,新郎新娘出来拜见老爷、夫人,夫人又赏了八件首饰、两套衣服。衙门后院摆了三天喜酒,人人都有份。满月之后,小王进京选官。鲍文卿备了酒菜给小亲家饯行,鲍廷奎亲自送小舅子上船,送了一天才回来。
小说写道:“自此以后,鲍廷玺在衙门里,只如在云端里过日子。”——注意,《儒林外史》这么写的时候,往往预示着后面的日子要到云端下面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