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今天晚上有个小插曲,大女儿在洗手间淋浴占用很长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妹妹想早一点洗漱睡觉都没办法进去。我把门敲开后,发现这位大神竟然带着iEnglish在洗澡,边洗澡边读英语,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四种培养学习真爱的方法
今天是女儿持续英语阅读的第48天,坚持国学经典晨读第1647天。我觉得,中文和英文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今天听了曹文教授的讲座,她分享了如何用亲情互动,培养孩子对英文学习的真爱。我觉得不仅仅是学习英语,其实是可以培养孩子对很多学科的热爱。
如果我们想在孩子的学习上使上劲的话,我们要把所有的智慧用在让他们爱上这件事上,把这件事做到位,孩子成学霸就只要走对路,坚持住就可以了。
曹文教授分享了4种方法,在这里我总结一下,结合自己的实践分享给大家。它们都是以亲情互动为切入点,把孩子带入学习的情境。
一、鼓励和称赞
你会说,这招我常用,不灵呀!你想一想,是不是你总是泛泛地表扬,比如,“你真棒”,“作业做得真好”,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棒在哪里,好在哪里,如何继续努力呢?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细节,把细节放大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们有多上心。
比如:你真的猜对了,鹦鹉最后开口说话了。还有,这个词妈妈都发不好,你居然说得这么地道。哪怕孩子考试得了不理想的成绩,你也可以说:“虽然题都错了,但是书写很工整。”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心,一定会从孩子哪怕乱七八糟的表现中找到一个闪光点,把它放大,告诉孩子你注意到了,他定会越学越带劲。
除了口头表扬,我们还可以用物理呈现法,比如画一个阅读树,孩子每读一本书,就爬一节树干,让孩子给一片树叶涂上颜色;或者把孩子学习的情景、作品录音录像,发到自媒体中展示,攒好多个赞,孩子就会特上心。你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想,无论什么方法,就是能够让孩子看到他们学习的痕迹和点滴的进步,同时知道你在关注着他。
3月12号植树节的那天,我分别为两个孩子种下了一棵鼓励树。我会把他们的闪光点写出来,说出来,并且贴到这棵树上。要做到言之有物的表扬,让孩子知道,妈妈无时无刻的在关注着他们的成长。
二、增加参与感,让孩子亲自动手,参与互动
比如,给读物涂色、加图;再比如,和孩子一起读,让孩子读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或者一人一句;还有玩悬念,给孩子听故事的一半,让孩子编写结尾;还可以给孩子当老师的机会,请教孩子,或者让他去考一考爸爸。
邀请孩子和我们一起读他们自己挑选的英语篇章,大人带头读,然后鼓励他们加入,他们渐渐地就放松了,享受着这一过程。
亲子学习的方式,我们的花样可就更多了。诵读经典的时候,常常和小雨一起玩,段落接龙。每人读一段,他听的时候可认真了。
今天晚上学习英语的时候,二宝有个别的句子总是过不去,于是我很快的加入了他的行列,活灵活现的模仿视频中的情景,带着他读,结果我们过关的就会很快。当他在配音作品中,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开心极了。他自言自语的说,太好了,我喜欢我的声音,太棒了,妈妈真好,我就喜欢这样的妈妈。我发现只要我能够把心沉静下来去陪伴孩子,她就能以成倍的速度在成长。
对于大宝,除了用游戏的方式,我们也常常使用信箱的方式来交流,今天在他的信箱里,我用语音说出了一段关于易经的内容,她也很欣喜,也引起了我们晚上的进一步交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易根是中国文化的根,就像一棵树一样,有树根,树干,树枝,树叶,开花结果。这是一棵中国文化的智慧树。

三、结伴
找几个玩得到一起的小伙伴,定期切磋交流,互换书单,无论是同伴友谊还是同伴压力,都会给孩子带来学习的动力。
找到网络同桌,也是我们能够持续坚持晨读和诵读的法宝之一。
四、从孩子兴趣入手,提供更多的选择
让孩子多参加各种与英语有关的活动,多结识同样热爱英语的伙伴,自然会受到影响。
曹文教授讲了这样一个例子:
曾经有一个初中孩子的家长,说孩子就是不喜欢英语阅读,我问她孩子喜欢什么,她说喜欢篮球。当时正值姚明退役,我就问孩子,我只看了中国报刊对此的评论,你能不能帮我收集一下美国报刊对此的看法呢?孩子真来劲,一天就把我这所谓的作业完成了发给我。于是,我乘胜追击,让他妈妈给他买一些NBA明星的原版自传,他的英语阅读就从这里开始了。
英语就这点好,无论孩子喜欢什么,我们都可以找出这些事情与英语的关系,让孩子在兴趣引导的探索中忘记了语言的隔膜。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隔壁班的一位男生,由于酷爱篮球,现在成了国家队男篮的首席翻译,真是太酷了。有时候,让孩子爱上某样东西,可能就因为一本书,一个人,一句话或者一项活动,我们要给孩子制造遇到这些的可能性,并且在灵感触后欣赏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继续发光的机会。一旦孩子真的爱上了,他们定会给我们惊喜。
英语真的没有那么可恨或令人惧怕,如果孩子不喜欢,一定要分析理由,肯定是孩子在接触英语的过程中受挫了,让他失去了兴趣。
学好任何东西都要付出,都要吃苦,“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一种情绪体验。要是孩子喜欢,再苦他也会去做,而且开开心心地做;要是孩子不喜欢,再容易的事儿也是苦。我们在这方面把功夫做足了,就不愁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