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很久前读到这首诗,便喜欢上了。我自忖连苔花也不是,偏折服于苔花,如此微小,也敢于盛开的自信。
来到简书正式开始写,是在2021年10月10日。其实我于2020年12月底,就已注册了简书。期间经常浏览阅读简书文章,特别是排行榜上文章,上榜自有它写作上的可取处。读得多了,却是更不敢下笔,连想都不敢想。我就继续着自己阅读的习惯,于空闲之际仍逛逛简书,至于自己写,并没有当回事,因为文章作者皆优秀,我并不相信自己也可以学着写。
直到当我再次读到这首诗,一首清代大才子袁枚所写激励人的诗。这才心有所触动,想到自己读书记日记,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否我也可尝试简书上创作?恰好当时也报了一个简书上的写作培训班,群里要求在简书上日更打卡,锻炼自己毅力的同时,也练习写作。
我不禁为自己打气,自小学到高中,其实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居前列。所写日记与作文常当范文来读,高中三年,作文更是常被语文老师夸。这一些表明,自己还是有一定基础的。那何不拾起笔来,加入日更创作的队伍,学习吸取那些经典大作的独到处,写出属于自己的篇章呢。
坚定信心后,简书创作从日更开始。前两个月处于迷糊状态,除了发文日更,写上几百千儿字外,其它的我什么都不知道。记得培训课上,老师夸我的文章《旧信件》文笔棒,同时也说了排版不对问题。彼时我不很了解老师的意图,而她也非常忙碌,一笔带过后无暇顾及为我解疑释惑。
那是下班后的一个早晨,我照例捧上书本,写上几行流水账日记。然后打开简书看我非常喜爱的作者——文言明语老师的文章。一篇《雪中可否共白头》,读得我情思涌动,不禁也想起在家的妻,想起与妻的美好过往,我们也有“共白头”之誓。一篇好的文章,是会勾起读者类似的记忆,内里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读老师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我发现有几处错别字。一般情况下,我知道了也不会贸然指出。但我可说是文言老师的铁粉,他便是我心中的大神之一,写文之前便已经常拜读他文章。可说于文老师我并不陌生,而他对我肯定是没丁点印象的。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还是忍不住把心中所想,化做一段长长的文字,通过简信发给老师:“文老师,今日文章“雪中可否共白头”第八自然段写植物园中,文中成语“大惊不怪”是否应为“大惊小怪”?我有不好的习惯,就是看到文中字意不符或是有别字都会忍不住指出,特别是像这样优秀的文章。我之关公门前耍大刀,班门弄斧。实是诚意之举,如有冒犯,请多加见谅!”
不曾想,我很快收到了回复:“感谢你,能给我的文章找出问题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这不是不好的习惯,说明你认真读了,放心吧,我特别愿意跟你这样的朋友交往,再次谢谢你,希望以后遇见类似的问题,大胆提出来,我会虚心接受的。”
欣喜之余,我对老师严谨的写作态度,宽广大度的胸襟顿生敬佩!学生时代,老师鼓励多提问,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更正,对别字病句标点用错的人,深恶痛绝批评起来毫不留情。我沿袭老师的习惯,也见不得这些。老师都称我语文基础扎实,但唯我知道,小时候写歪一个字,母亲就会严厉责骂我,甚至拿起竹鞭狠命教训。现在想来,没有母亲的“棍棒”,哪来我的基础扎实。
与文言老师正式相识后,开启了我认识简书、精进写作的大门。我从不知道点赞为何物,也不知道点赞利他也利己,能量用过后一段时间还会恢复。是老师不厌其烦告知,他深怕我不知道,会吃亏的。经过与老师日益亲切地接触,我们几个成了亲密家人。也赖老师搭桥,认识了简单、云展云舒等优秀简书作者。
许多学习群的师兄弟姐妹们,都深深折服于老师的大爱无私。听文言老师讲课,仿佛回到了昔日学生时代,端坐于教室内聆听老师谆谆教导的声音。他用尽所有精力,倾其所有知识,向我们传授如何写散文、写故事,还不厌其烦的讲解多种方法,向我们说明怎样把散文、故事写好。
老师从不求回报,他的课分文不取,全凭一己之力,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为素未谋面的简友们教学写作。如果说,老师渴求什么回报的话,我想那一定是他教授的学生,能写出好的文章,能挣到贝贝,一步步提高文章水平,在简书成长起来。出了学校门,不想竟于网络这个平行空间,荣幸地认识了文言老师,并成为他的学生。老师的品德光耀简书,也激励在写作路上孜孜不倦学习的人更加努力写文。
老师与我亦师亦友,之所以耗尽笔墨来写,乃是心有所感,为自己遇到贵人而自豪!我一向喜静,不善言辞,却喜欢把心事诉诸笔端。“书冰”这个笔名,是我2004年拥有QQ号后自己突发奇想取的,那时尚在学校读书。上网机会少,忙着备战高考。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上网后,曾改过几次笔名,但都不如原先取的感觉好。于是用到现在18年了,真可谓是初心不改。
我的阅读爱好历程,也与笔名改改停停一样,放弃过后又多次重拾旧爱。之前年少疯狂,心思都用在怎样好玩,怎样追求爱情上了,阅读只是偶尔停下来时,心情的一剂调味品。就这样蹉跎了十来年,到2020年,才幡然醒悟到,而立之年家有老少,不能再恣意人生罢。稳下心来,重拾书本,也写下每日感悟。后来遇见简书平台,更加笃定把写作坚持下去,因为有许许多多志同道合的简友,也在用行动坚守,激励着我每日向他们看齐。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句精神激励我,不妨也努力绽放。漫漫人生路,能因文识友、会友,是多么幸运又有意义的事,为此我愿坦诚相待,与文友们真诚相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