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轨道,是原野

作者: 黄不爽 | 来源:发表于2019-05-13 15:44 被阅读10次

自打去年9月迈入职场生活以后,我觉得世界好像忽然变得残酷起来。

真正接触到社会之后,遇到的分岔路口越来越多,可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做出一个选择,纵然权衡利弊,也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困扰,不断被质疑。

“你应该听从父母的安排,他们不会害你的。”

“你一个女孩儿,就应该去考个教师编。”

“趁年轻,嫁个好人,别嫁太远,正好能照顾父母。”

“还这么年轻,怎么过这么安逸的生活呢,出去闯闯才好。”

刹那间,全世界的声音都赤裸裸地传输到了大脑里,我们甚至无法去判断,到底哪一条,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可能来自父母的灌输,可能来自同龄人之间的较劲,也可能来自某些不可理喻的“你应该”,很多时刻,我们只是在顺应趋势,因为担心自己成为特立独行的那一个,害怕看见周围异样的目光,所以匆匆做了决定,假装成为了时代的一员。

1

我大学的专业是会计,虽然我对会计并没有几分兴趣,但每次当别人听说你的专业是会计时,回答都出奇的一致:“女孩子学会计还是挺好的。”

我不否认这种观点,可中国话博大精深,我觉得这话的重音不能在“女孩子”,而应该在“会计”。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优秀的会计师更是一票难求,会计学精了,不管是去企业还是去事务所,前途都不可估量。

这是可以傍身的一技之长,说难听点,是可以混口饭吃的基本生存技能。

但是,难道我们只限于仅仅的基本生存吗?

为什么不能在这个基础上,再为自己添一些筹码呢?

前些天和一个小时候关系很好的朋友吃饭, 我和她很有缘,同年同月和只差一天的生日。于是两个狮子座在一起交流,总能迸发出火花。我们聊了很多,关于工作,关于爱情,关于以后的个人发展。

她回国以后,开始接管家里的生意,压力很大,但是她的目标非常明确,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她在目前这个阶段该做些什么,该为自己积攒怎样的能量。

甚至我觉得她在我面前信誓旦旦讲“五年之内我要自己买兰博基尼”的样子太酷了,那天晚上回家之后我就在问自己:“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过要买玛莎拉蒂的想法呢?难道我不想要玛莎拉蒂吗?难道我已经认为,自己这一生都开不上玛莎拉蒂了吗?”

我们每个人,都在承受原生家庭、成长经历和个人性格的影响,以前我始终觉得,坚韧的人,即使是深渊也无法将它禁锢,可如果一个人天性软弱,哪怕锦衣玉食,最终都会归于平凡。

直到后来,这条我坚信不疑的至理名言,再一次被自己推翻。

很早之前,香港有家电台录制过一档《穷富翁大作战》的真人秀,他们邀请了很多香港上层社会里出类拔萃的优秀人士,有上市公司的总裁、银行高管的阔太,名校出身的富家子弟。

人生不是轨道,是原野

他们不否认自己的成长环境本身就足够幸运,但他们都觉得,一个人的成功靠的更多的还是自己本身的力量,是因为自己足够优秀,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于是,有人被要求送外卖,有人被要求去打扫卫生,在节目开始之前,这些参与者都信誓旦旦的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可以,但实际情况却是,外卖员努力了一上午,不到几个小时就被老板开除了,清洁工累了一整天,晚上连坐公交车的钱都没有赚出来,直接退出了节目。

人生不是轨道,是原野

那些曾被他们写在励志成功学上的鸡汤,在现实面前显得格外苍白。

这也同样说明了一个道理,工作是能者为之,但大前提是,匹配。

只有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益,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路,才算是回归正途。

2

“我一直认为个人成长与人生选择过程中有三个悖论:

16-18岁在对学科与知识一无所知的时候就被要求选择自己的专业;

22-25岁在对商业世界运行规则毫无概念的时候就被要求选择工作方向;

25-28岁在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被要求确定长期伴侣。

这样想来,人生出现问题,其实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选择合适的工作、合适的道路固然是对的,但问题是,这个年纪的人,知道怎么样才算是合适吗?

举个例子,就现在的情况而言,二字当头的女孩子们似乎在面对着全社会的指点,有人想要结婚生子,回归家庭;有人高举“自由”和“独立”的大旗,倡导男女平权主义。

当舆论与你息息相关,充斥在你周围的空气里时,你真的能保证,自己不被这些东西影响吗?

但是,到底哪一条才适合自己,可能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

没关系,“不知道”才是常态,“知道”的,又能有几个呢?

谁不是在一边怀疑自己,一边马不停蹄的向前跑呢?

“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就是,我们总觉得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所有不确定的选择都带着侥幸心理。”

可你的人生,不能靠侥幸过活啊。

侥幸的偶然成分太高了,一次两次尚且可以支撑,可之后呢,你要一直抱着这种不确定因素去生活吗?不会害怕吗?不会不安吗?

感到不舒服的话,就及时止损吧。

那要怎么做呢?

其实那些愿意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去探索自己到底适合什么的年轻人,我打心底里佩服他们,但我反对毫无意义地试错。

你只需要找到自己最擅长的而且不会感到厌烦的那一项就足够了。

有一技之长,并且持续突出,然后渐渐形成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在某个领域里成为不可替代的那一个。

因为能让一个人脱颖而出的,永远都是你的长板。

而且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优势的互惠互利,公司需要的是你足够突出的那部分能力,至于你不擅长的事情,自然有擅长这部分的人去处理。

这是我工作半年以来最大的收获。

没有优势,就培养优势,没有长板,就自己造一个。

说句题外话,追星三年,我竟然学会了把娱乐圈为明星塑造“人设”的那一套用在自己身上,不要做大众想看的,要做你想让大众看的。

3

所以怎么选择,要不要听父母的话,只有在你真正去做的时候才能找到答案。

道理都是虚的,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可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与自我不断博弈的过程,但没关系,谁让人生不是轨道,而是原野呢。

总要在原野里肆意奔跑过,才知道哪片土地属于你啊。

人生不是轨道,是原野

相关文章

  • 人生不是轨道,是原野

    自打去年9月迈入职场生活以后,我觉得世界好像忽然变得残酷起来。 真正接触到社会之后,遇到的分岔路口越来越多,可很多...

  • 人生路,太过于漫长,其中也许乏味,也许欢乐,也许悲伤,也许悠然,

    人生不是轨道,是一片原野。 人生路,太过于漫长,其中也许乏味,也许欢乐,也许悲伤,也许悠然,也许痛苦.... “如...

  •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一片原野。

    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不停地做选择。 起初,我们用啼哭来表达喜好,之后我们凭对世界的认知生活、交友。 在对世界...

  • 寻求人生的意义并不是得到快乐的关键

    人生不是轨道,是一片原野。人生路,太过于漫长,其中也许乏味,也许欢乐,也许悲伤,也许悠然,也许痛苦。 如果我真的存...

  • 原野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一片原野。 既然是在原野,就有很多岔路。能够第一时间抵达终点的人,赢在他们懂得在自己与目标之间画...

  • 分岔路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一片原野。 既然是在原野,就有很多岔路。能够第一时间抵达终点的人,赢在他们懂得在自己与目标之间画...

  •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我每天下班之后,做的最多事情是刷抖音, 尤其是抖音极速版,刷时间越长,看广告、领取的金币也就越多,同时我还在京东里...

  •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哈哈,见字如面,我亲爱的女儿。车马慢,时光长,这是我写给你的第三封信。 今天是你的两岁生日,一个月前我...

  •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我曾用一个月时间,给院坝前那棵白果树系满彩带,亲手实现了我的小愿望——给自己造一棵许愿树。 太阳出来,彩带会在绿叶...

  • 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

    每个人要走的路都不一样,但是大家都在走同一条路,如果哪一天偏航了,心里就会默默着急,我要迷路了。 但是谁又规定人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不是轨道,是原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fr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