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先生说,镇上的饭店也有那种打包外卖的菜。因那啥,很多饭店都说是进入了行业的寒流,为了求生存,各个大饭店都放下身段、拉下面子,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把菜销售出去。一般都是在饭店大堂,一溜排开一整排桌子,桌上摆放大大的食盒,菜式盛的满满的,各个价签上明码标价,有荤菜、有素菜、有凉拌菜。顾客进店,不堂食,看中喜欢的菜,打包上一份,扫码付款,如同大排档摆摊。很多人图方便,价格也实惠,且如此堂皇的大饭店平时有宴请之类才会涉足,如今这般亲民,很多人就算图个新鲜也会光顾一下,所以生意倒是异常火爆。先生说的就是这类。
因身处偏僻小镇,这类早已耳闻的买菜方式身边并未多见。先生说最近镇上好几家大中型的饭店也开始这般操作,朋友圈及抖音都在推广传播。看来大家身处同一片天,不管身处繁华都市还是乡下犄角旮旯,天气的阴晴变化都是一样的。星期天,休息,想要改善一下伙食,也是因为闲着,下午三点多,顶着烈日,骑着电动车,出门探查情况。做好了两手准备,要是找不到先生说的那几家店,就去菜场买点菜。其实也是因为脸皮薄,要是那摊位在“巷深处”,面对那平日热情到门禁森严的架势,我也不好意思停下车,打问着进去。我一边骑着电动车,一边东张西望。蓦然看到两口大锅。甚至没发现这是饭店,抢人眼的是门口的两口大锅。这是一家在镇上来说规模比较大的饭店。再一看大堂里果然一长溜的食盒。看来我多虑了,这完全是走过路过不会错过的架势。
门口的大锅里,一口锅煮着蹄髈,一口锅煮着东坡肉,都是酱香浓郁、色泽诱人,颤颤的,看上去一副煮入味的模样,勾动人味蕾。我这样不爱吃肥肉的人都忍不住想要来一口。店堂里已经有很多顾客。这才三点多,都是跟我一样闲着的人?浏览了一圈,有荤有素、有小炒、有凉拌。菜式都很对我胃口,除了门口两口大锅里的硬菜,其余的都是以小炒为主,糖醋排骨、小酥肉、油豆腐塞肉……凉拌的有猪头肉、海蜇、海带、黄瓜……看看价钱都不贵,打包了两份,雪菜烧小肠、排骨烧笋干,35元钱。很烫,打包的餐盒摸不上手,服务员帮忙装进袋子。看来都是刚刚新鲜做出来的。感觉捡了个大便宜,也不去别家了,直接回家。我离开时,有的菜还在陆续摆上来。
到家,先生说打包盒是塑料的,有毒,倒在了家里的盘子里,满满的两盘,这量真是实打实的。先生直夸实惠,这菜要是堂食单点,每个菜都得三十元以上。晚上再炒了一个母亲早上送出来的丝瓜,两个人,三个菜,来点小酒,这个休息日意得圆满。
以后可以各家饭店去打包买菜,不仅省力,还能尝不同口味,最主要价格实惠,自己买菜做,恐怕不止这个价。饭店遇寒流,我们这些小百姓遇福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