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心理学之眼,解读世界百态】
近期《让生活好看》开播,该节目是一个独居生活观察类节目,邀请的嘉宾有郑爽、许魏洲、伍嘉成、刘承林。通过对这些嘉宾独居生活的观察,以此来探讨当下年轻人独居的生活现状。
年轻人选择独居,有的是为了摆脱父母的控制,证明自己;有的是厌倦了麻烦的室友,甘愿花费更高的价钱。
不管原因为何,独居越来越成为成为众多年轻人选择或渴望的一种状态。
独居的时候,不用迁就别人,不用顾及别人的情绪,想笑的时候可以大声笑,想哭的时候可以大声哭,自由而奔放。
但以此相对的,独居也带来了孤独的问题。
当你有了开心的事情无人分享时,当你不得不强支着病躯起来烧水时,当你出差归来满室黑暗寂静时,当你自晨光熹微中醒来,只有你一个人时,你感觉好像被这个世界遗忘,孤独、失落的感觉瞬间包裹全身。
一、为什么会孤独
人是一个矛盾的生物。
一方面我们既渴望做自己,不被他人影响和打扰,渴望拥有自我的空间,所以我们才会选择独居。
可另一方面我们又期待获得他人的陪伴和认可。因为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我们有对爱和归属的需要。
从本质上来讲,每个人都处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中,因为关系的存在,我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很难想象一个完全不与他人建立关系的人该如何生活。
在关系中,个人意志和他人意志会交织在一起,健康的关系应该是自我意志和他人意志的和谐。
但如果两者交织过于深入,那么个人意志的实现就势必会受到他人意志的影响,一旦此种情况出现,我们就会感觉被支配,没有真正做自己。
于是我们才会选择独居,摆脱他人意志的过度影响。
但是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上,这种沟通既包括语言上的,也包括非语言上的情感沟通,当我们独居时候,沟通会受阻,于是关系的建立也因此受阻。
孤独感由此产生。
二、孤独与否和是否独处没有必然联系
那独处时,人是不是就势必会孤独呢?
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孤独感的产生是因为沟通受阻导致的关系疏离。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即使你身处在喧嚣的人群中却依然感觉很孤独,因为当时的你并没有与周遭产生很好的联系。
只要我们在独居时,依然能很好地与周遭建立关系,那么孤独感就不会那么强烈。
那么如何与周遭建立关系呢,这个因人而异,下面我列举的只是部分,你可以自主选择各种方式。
1、现在科技发达,即使远隔千里,我们依然能够及时地与亲朋好友进行视频互动。
2、如果你更喜欢面对面的交流,那么你可以把和朋友家人住在同一个小区,这样既能够享受独居的好处,又能够在孤独的时候找到排解的人。
3、宠物有时候也可以给予很好的陪伴。
4、把家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或安在繁华的闹市区,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关系有时候并不特指与人,有时候与环境的融通也是一种关系。
5、培养兴趣爱好,借此打发独处时的时光。
三、孤独也有好处
孤独有时候并不是件坏事,甚至正确的对待它,它还会成为我们成功的助力。
首先,孤独促人思考。
有句话说:人总是容易在深夜时,思绪过多。
因为只有在深夜,喧嚣远离。那么孤独也是同样的作用。
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去思考一些人生的终极问题,比如: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要怎样的人生?
这样的思考是非常有益,因为只有经过思考,你才能看清今后的道路,才会知道,对于自己的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必浪费过多的精力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其次,孤独的时候,是个人发展,提升个人能力的黄金时期。
因为孤独的时候,人的内心是非常安静,这种时候适合学习、适合创作。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个新闻:一个大学生,因为新冠肺炎的原因,疫情期间通过某平台进行创作,收入几万元。
我的微信好友里有个插画师。
但她并非是绘画专业科班出身,她专业学的是财务管理。
她大学期间因为和室友相处不来,于是一个人在外面租房子住,那时候感觉很孤独很孤独,就所有的孤独、苦闷、失落的情绪通过绘画排解出来。
她自己说:虽然我当时画的并不好,但是因为那段经历,我与绘画今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在她是个自由职业者,专职画插画、出绘本、做插画培训,一个月收入几万元。依靠绘画,她在浙江买了房,过上了既有金钱又有诗意和自由的生活。
着实让我们一众好友羡慕不已。
如果你也在独居,并且感觉很孤独,那么请开始享受独居的生活,并且好好利用时间,努力实现人生的自由吧!
end
我是山头月,如果你有任何情感上的问题,可找我沟通,愿我们都有一个圆满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