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课堂”,多么美好的字眼。故事走进课堂,我们的课堂从此不再枯燥无味,课堂从此便成了我和孩子们的幸福起点。
一、故事阅读,悦读越美。
去年三月份,我们班开始迈出“故事课程”课题实践的第一步。首先在我的带领下,我们师生共同选定了阅读书目,制定了阅读计划。我,孩子,家长三方协作,全面启动故事阅读活动。因为阅读书目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因此孩子的阅读兴趣相对就浓厚了许多,再加上家长们亲子共读的助力,孩子们逐渐形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对阅读量的积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孩子们在长期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阅读速度,顺利达到课标对中年级孩子提出的阅读要求,百分之六十的孩子甚至已经超额完成了阅读任务。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质的飞跃,孩子们读的故事多了,理解能力自然就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故事创作。
二、故事创编,多样课堂。
当孩子们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积累后,我先开始创编故事,读给孩子们听,然后又鼓励孩子们创编出自己的故事。孩子们把自己的故事带到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故事,表演自己的故事,他们在故事里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当然,孩子们在最初创编故事的时候,也会遭遇到挫折,创编的故事或是前言不搭后语,或是没有主题,亦或是故意搞怪。但是我们从他们稚嫩的语言里,都能看到孩子们在“故事课程”实验中的进步。他们从阅读到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孩子们在故事阅读方面的一次蜕变。
看着孩子们在课堂上精彩的分享,我也会常常陶醉其中。孩子们读着自己的故事,认真聆听着别人的故事,在轻松的氛围中,博采众长,相互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多样的课堂,成了孩子们智慧火花的主阵地。
三、故事爸妈,助阵课堂。
亲子共读也是我们“故事课堂”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定期让家长走进课堂,分享和孩子一起共读的故事,和孩子一起创编的故事,大大提高了班级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创作热情。爸爸妈妈也在分享故事的氛围中,进一步感受了到了浓厚的阅读体验。从家乡的反应中,我欣喜地发现家长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进步,更让我开心的是,通过亲子阅读,故事爸妈进课堂等活动,家长更爱阅读了,孩子们更爱阅读了,阅读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他们的思维变的更加灵活,针对文本提出的问题更加的敏锐,这就对我这个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不得不利用工作之余的夹缝时间,认真阅读,认真笔记,把专家、大师的教育思想不断内化为我所需要的教育思想,然后转化为我的教育智慧,丰富我的课堂教学。当我和孩子们聊书时,我能够更好驾驭书本,设计出更优秀的聊书主题和聊书话题,和孩子们一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故事分享课,创编故事课等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引导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深度阅读,创编出更加精彩的故事。所有的这一切努力,我的孩子们在“故事课程”的实践过程中,都给我呈现了最好的答案。
“故事课程”的实践才刚刚开始,我和我的学生们会继续走在阅读、创作的路上,这是一条漫长的人生之路,但是只要坚持走下去,这便是一条通向成功的大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