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华南一直大雨,起个大早,准备见客户。首先要在地铁跟主管汇合,他那边到地铁几分钟,但是因为下雨,趟着水过来,等了他40分钟。到了客户那里,客户还没来,又等了客户30分钟。
于是心里怪着自己,昨晚明明想着带kindle,方便充分利用时间的,现在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
等客户时主管说,客户肯定会感动的。因为我们下着大雨,隔那么远过来。我想着,会吗?我可是觉得客户态度不怎么好呢。做销售,千万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感动。
终于见到了客户,年纪轻轻。刚开始忙自己的事,也不看我们,你们说吧那种。主管示意我拿电脑的手停下来,跟客户讲,您忙完我们再聊。
客户愿意过来跟我们聊了,你们这个跟我现在用的渠道没什么优势,巴拉巴拉。主管针对她说的,一句句分析,说明我们的优势,客户有了听的兴趣。好销售就是感染力很强的人,这点不得不佩服主管。
但是目的性过强,有时也不见得好。主管直接问,您现在让我们过来,是想增加渠道还是只是想了解?客户说,只是了解,现在用的渠道也挺好的。他开始不太愿意聊具体的细节,只是大概讲了一些就想撤了。于是就结束了
回来路上分析客户,我问他,为什么好像直接结束了。他说你要学会判断客户,客户都不愿意听了,没必要讲下去了。可是我一点都没看出来客户没愿意听。相反我觉得客户从开始的拒绝到现在的愿意听,代表有机会沟通。也许是我没判断出来,也许是他下午还有重要客户见,不想浪费时间在这个客户上。
我们判断客户整体上,外贸团队只有一个人,对现有渠道很满意,增加渠道可能性较小。对我们也不怎么了解,短时间不会购买我们的产品。
但是于我而言,客户愿意见我,代表还是想了解,只是没把客户的需求挖掘出来。虽然短时间客户没意向,但是未来不是没机会。这么仓促的结束,还是太功利了。
一个没意向的客户,还是暴露了我的问题。加油,销售路上,一切都是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