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没做好父母的忧虑
家长们总觉得哭对孩子是不好的,当孩子哭的时候,就认为自己没把孩子照顾好,不是好父母。
于是,家长总是想尽快满足孩子,让孩子停止哭泣,或是直接粗暴地打断孩子,以免继续体验这种挫败感。
这种情况,需要家长正确看待孩子哭。孩子年龄小,沟通能力不足,就会用哭的方式表达需求、发泄情绪,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并不是代表家长没有照顾好孩子。
家长反而要避免的是,为了让孩子不哭,什么都顺着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
(3)家长本身是焦虑不安的
教育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孩子身上的问题,是家长自身问题的投射。
很多时候,家长一看到孩子哭就暴躁,想发火,是因为自己内心焦虑不安、淤积了很多负面情绪。
越是负能量多,就越是受不了孩子哭带给自己的失控感,情绪的怒火很容易被点燃。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孩子怎么看怎么可爱,即便他哭闹,也有耐心好好安抚。
因此,家长需要反观自身,觉察自己的情绪,调整好状态,才能更好地承接孩子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