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最后一天,工作上一件不太痛快的小事,给我造成了不小的精神打击。五月的第一天,我仍然在反复地审视这件事。
这一次,面对不太舒服的感觉,我决定复盘到对事情的发生和对情绪的了解足够清晰为止。
事情大概是这样子的: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总是忙碌且至关重要的,我提前做了工作规划。当天一波三折,在其他人负责的环节遇到了很多状况,我付出了很多心力和时间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可结果还是事与愿违,不仅没有完成既定计划,连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case也没递出。这样的结果让我感觉心灰意懒,高速旋转的节奏停下来之后,我一下子在情绪的苦海里淹没,难过到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尝试自我对话和安慰,同样以失败告终,内心一片兵荒马乱,无法重获理性。已是下班时间,我干脆匆匆关了电脑直接回家去了。
所有沟通过程中的冷漠和暴力略去不说,简单来讲,就是工作上的一件糟心事。最终我去找总监,她的回复还是灵活处理,但艰难沟通的时间成本已无法挽回,心急如焚的我做了最后的理性决定:放弃。为了避免忙中出错,四天后再处理。
造成这个结果,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公司极不合理的流程制度,导致效率太低、舍本逐末、过度内耗;
2. 现有制度下,角色对立,人员死板,缺乏大局观,吹毛求疵,为审核而审核,全然不以成事为先;
3. 公司的文化让我很难适应,过去的经验和能力反而成为重重障碍。
一整天我都忍气吞声地处理不断出现的状况,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已经尽力,结果并不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
虽然理性上明白这一点,但感情上其实不能接受。内心耿耿于怀的是:
1. 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小case,为什么非要弄成这样?很不能理解。
2. 一整天都在为毫无价值的审核意见忙前忙后,项目进度被完全打乱,倍感压力和焦虑。
3. 主动付出的用心和努力,不仅没有得到回报,反而饱受质疑,而周围却没有能够理解这份苦衷的人,得到的只是冷漠且有距离感的回应。
复盘的时候,相似的无力感涌上心头,一次又一次地泪流满面。可我并不逃避这个难受的过程,坚持找到痛苦的根源。
归根结底,我的心情之所以糟糕透顶,根源是恐惧、愤怒和委屈。
如果不是对客人的利益太为上心,我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很想安慰那种情况下无助又委屈的自己。我应该对自己好一点,不过度执着于不如意的结果。
而我无法放下的是,总觉得事情不应该这样不合理,这不科学。我的愤怒其实不是具体对着某个人,而是对于这种制度的不能接纳。但作为员工,我只能遵守,制度上的合理性不是我应该讨论和纠结的问题。所以愤怒其实是不必要的。
其次是恐惧。当节奏被打乱,对时间失去控制,焦虑就产生了。
但恐惧除了让人崩溃,不能带来任何帮助。当计划泡汤时,我应该迅速接受这个事实,然后调整计划。即使无法克服恐惧,我也应该让自己放松下来,告诉自己大不了先休息一晚,从头再来,天不会塌下来。无法安放的恐惧是因为我执着于两种结果的对比中,久久不愿放下丢失的主权和另外一种更好的可能性。
但如果我立志想要成为一个强大的人,就必须要克服恐惧,在面对困境时不应该纠结过去,担忧未来,而应该采取积极建设的勇敢态度。
至于委屈是在所难免的。、
公司有公司的规定,我不熟悉、不适应,且没有人手把手地跟我讲这些细枝末节,弯路是无法避免的。当眼泪一遍一遍地流出来,就知道我的内心因为不公正的评价而受到许多伤害,有许多未能表达的辛酸和需求。当伤害已经产生,表达和发泄是必要的,所以我任由眼泪滑落,排解一言难尽的委屈,这是最好的方法。但下次我会努力不让自己受伤。
因为我没必要给自己贴上受害者的标签,更不需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如此足矣。
所有那些痛苦纠结的往事,辗转难眠的过往,都成就了现在独一无二的我。如果痛苦不能将我打倒,就让它把我变得更加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