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的本质
(一)概念
以用户创造内容为核心的网络交流平台。特点:内容有沉淀性和时效性。
(二)分类
1、社交网络:facebook、朋友圈;
2、社交媒体:微博、快手、抖音、公众号;
3、垂直社区:新氧、懂球帝、马蜂窝、小红书、大众点评等。
二、社区的运营
(一)难点
1、普遍难点:没有内容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就没有内容。
2、垂直难点(医美社区):
(1)UGC难
(2)用户触达难
(3)内容传播难
(二)解决办法
1、冷启动。
内容自己做,怎么做内容。对标,找国内,国内没有找国外,找韩国的整形日记。
通过PUGC积累原始内容库,吸引种子用户。1000个种子用户就够了。
问题:种子用户有了,初始内容有了,怎么调动用户生产内容?
2、造氛围。
(1)免费整形活动
(2)做免费的整容活动,海选,发报名帖(照片+理由),抽选几个网友,要求网友将整个过程在论坛里直播,包括后期恢复的过程都分享出来。
问题:活动可以把一些重度用户调动起来,但是怎么让普通用户愿意持续的生产内容还是一个问题,怎么办?
3、降门槛。
第三步就是通过工具降低用户生产内容的门槛。
(1)用户心理洞察,转变用户观念
(2)提供利己行为的术后护理工具,恢复日记+护理方法(提供更好的内容创作工具,这个工具对于用户来说是利己的)
(3)系统把用户每天记录的内容生成了一篇整形日记。
问题:虽然这个阶段用户都写了日记,但是都是记录式的形式,怎么让这些日记本成高质量的日记、高可读性的日记?
4、建生态
(1)构建电商平台
(2)让医院/医生的收入跟口碑挂钩
(3)医院/医生有动力去推动网友写高质量日记
(三)总结
总结一:一个群体外部压力越大,内聚型越强,越容易形成社区
总结二:内容生产
(1)社区中的内容生产有1:10:100的规律。1%用户发帖、10%用户评论与互动、90%用户只是内容消费者。无论用什么方式,一定要找到最重要的1%,激励他们。
(2)提供工具。每个人都有自我表达的需求,社区运营的关键就在于用工具降低门槛。比如抖音用模板降低了音乐短视频(MV)的生产门槛。
(3)制造标杆。例如博客时代的韩寒;微博时代的姚晨。在新社区中,树立标杆,可以让用户知道产品的玩法,同时吸引大批同类型的人,让他们感觉能够在这个社区中获益。
(4)营造氛围。人是社会化的动物,行为模式会受整个平台氛围的影响,这是群体对个人的约束。
(5)利益刺激。利益的刺激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上更值得挖掘。要找出对自己用户群来说,精神层面最重要的那个诉求,承认他、认同他、给到他。
总结三:商业化
(1)消费社区可以大张旗鼓地提供能增强购买便利性的功能,千万不要扭扭捏捏。对消费社区来说,用户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更完善的信息,从而完成消费决策。因此如果增加电商平台形成闭环,用户反倒非常欢迎。
(2)社区其实是一个生态系统,要维持平衡性。在社区中,有人生产内容、有人消费内容、有人传播内容,还有人谋取商业利益。但是这个食物链非常脆弱,一定要弄清每个群体的诉求与价值,维护好平衡性,社区才能持续运转。
三、社区产品的选型和创新方法
(一)社区产品选型
(二)社区产品的创新
社区=领域×信息结构×内容形式×互动形式
1、领域:面对哪些人群,用户画像是怎么样的。
2、信息结构
(1)社区内容最小碎片的信息形态:
文字(长、短文)、图片、视频、声音的各种排列形态;
List;
打分+评价(影评、书评、大众点评......);
LBS+打分+文字/视频/照片(游记);
照片+标签+品牌(nice、in、小红书);
LBS路径+时间+...(跑步运动类app);
......
(2)新氧日记的信息结构
(3)新氧日记的复用性
信息结构越复杂,内容关联性越强,复用性越高,用户教育成本越高。
3、内容形式
文字
图片
视频
音频
直播
VR
......
4、互动形式(社区的基本玩法)
评论
转发
like
收藏
同意/反对(知乎、yikyok)
打赏
弹幕
打卡
......
(三)社区产品发展方向
1、社区方向越来越细分;
2、内容维度越来越丰富;
3、信息流动效率越来越高;
4、内容生产门槛越来越低。
四、总结
社区的本质:帮助用户生产内容和交互的工具型产品
社区运营:定义人群,洞察痛点、营造氛围、持续激励、构建生态
社区产品:产品形态、信息结构、互动形式要与运营需求相匹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