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5 藏在佛系孩子心中的秘密

作者: 娴聊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18:09 被阅读2次

令人振奋的佛系孩子

作家刘继荣曾在《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中记录了自己的佛系女儿:“她被同学称作二十三号女生,因为班里总有五十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二十三”。尽管刘继荣和丈夫希望女儿能像别人家的孩子,并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却丝毫没有改变。然而,让她欣喜的是,就是这个偏偏喜欢坐在路边鼓掌的女儿,获得了班里同学的高度认可,成为全班公认的“最欣赏的人”。

刘继荣女儿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句话震撼了千万家长,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呼吁“让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的热潮。

当时,我也被这种佛系状态深深感动了,“让孩子安心做自己”成了我育儿的追求。

佛系孩子不佛系

在我们身边,似乎不乏佛系孩子——其他孩子为了小红花“乱”做一团,不疾不徐不争不抢;其他孩子在赛场上你拼我战,他表示坐在一旁鼓掌挺好;其他孩子听说有个什么新事情都想参加,他往往淡定不冲动。

这些孩子身上散发出的不争不抢、淡定自若的“佛系”气质,我的儿子也是其中的一员。

去年选修课,他首先排除了足球,因为“那么多人抢一个球没意思”。儿子的这句话突然引发了我的反思: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子表现出如此的成熟思维,真的是无欲无求么?

随后,我开始观察儿子:他对于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他也会滔滔不绝。姐姐的朋友来家里,他完全没有年龄的压力,或兴奋介绍、或直接“指挥”,引领大家体会他的兴趣。

他的佛系,大都现在新接触或不擅长的领域。

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观察身边接触的孩子。结果让我惊叹——之前我忽略很多走进孩子内心的细节:

当老师夸奖另一个孩子字写的好时,我的佛系儿子会竖着耳朵听,并赶紧调整,直到有一天他也做到了,就开始兴奋的展现。

当一群孩子在楼下玩耍时,有些表示不在乎规则只要能玩的孩子,竟然是最早受不了规则或退出或痛哭的孩子。

当女儿的同学一起做饼干时,我发现,一个性格很好的孩子,在暗暗的观察和调整着自己的操作,直到成功的那一刻,她兴奋的说“阿姨,你看!”

这些佛系的孩子,并非遇事就都行、可以、没关系,也非从来不想、不要、不追求。只是在“时机”尚未成熟时,他们不想表达,或是刻意控制表达。

这些孩子的佛系行为,常常是一种假象。

假佛系行为,源于孩子的自卑情结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正常么?

我该介入么?

这些问题困一直扰着我,直到读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才豁然开朗——原来,这并非我们以为的无欲无求,而是孩子内心自卑的表现。

阿德勒说,追求优越感是每个孩子的本能,而自卑感和追求优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表现都是密切相关的。当孩子感到目标高于自身能力时,为了防止突然失败,他会认为需要找一个借口。

通俗的说,就是当孩子能力足以获得优越感时,孩子就会前行。而当孩子无法获取时,就会自卑。但因为追求优越感是本能,所以他会选择懒惰、不努力、不在乎之类的行为,回避真实的结果。

这时,他的潜台词就是:我做不到是因为懒、因为没努力、因为我不在乎,如果我勤奋、努力和喜欢这件事,我就能做到(优越感被瞬间满足)。

真假佛系辨析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中,描述了很多关于女儿的佛系行为。这些行为并不是回避问题,而是获得了实在的优越感。比如,别的孩子都在饭桌上表现特长,她却在一边边享受边给其他孩子剥虾。这个生活小事,恰恰是很多孩子不具备的,所以她获得了懂事、会照顾人的赞许。可以说,这是垄断性的优势,其快感会大于其他孩子。

试想一下,如果每次做这样独具特色的事情时,周边的人,甚至是刘继荣和丈夫,都批评她小小年纪不学无术,剥虾能有什么出息。这个23号的孩子,还能安心的选择坐在路边鼓掌么?

所以,真假佛系的最大区别在于:孩子是否能够安心而坚定的做自己。

寻找佛系少年的秘密

当我知道儿子的行为源自自卑时,其实是暗自庆幸的——因为“静待花开”的理念一直陪伴着我,我并没有做出格的行为。让孩子安心做自己,歪打正着的弥补了我的无知。于是,我收获了学渣儿子的快速逆袭。

当然,除了静待花开,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积极的干预。

阿德勒给我们的建议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积极有益的方面”,“要确保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能让他们获得健康而积极有益的生活,而不是活得心理疾病和精神错乱”。

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

第一,正向思维看待人间世事。

孩子对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逃避,是因为他预见了当下的失败风险。想要消除负压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发展的眼光和正向思维去引导。

比如:

我一直觉得你接触一项新东西的速度都比我快,你捕捉信息和梳理思路的能力,比一些成年人都强。

吃饭、说话、读书……开始都不会,但你现在做的很好,不试试怎么知道?

多磨练才有机会超越,不接触永远不会明白。

第二,孩子的追求要健康有意义。

这个话题大且因人而异,不好概括。但可以确定的是,像把当网红主播当成理想、和其他孩子攀比家庭背景、用金钱多少衡量别人的情感付出,这些显然是不符合的。当我们的孩子被这些炫耀而吸引时,一定要及时的调整。

比如:

我们对别人有帮助,对社会有价值,才会活得持续的快乐、幸福。

父母的钱都不是自己的,随时可能没有了;获取钱的能力,才是自己的,比学习、比思维、比动手能力,这才是你的实力。

我每次给你带礼物,都是因为爱你。因为每一份礼物,都是我用心去选的,所以爱的分量是相同的,并不不因为花的钱多钱少而有区别,至于钱的多少,是我对设计者价值的肯定。

相关文章

  • 2019-03-25 藏在佛系孩子心中的秘密

    令人振奋的佛系孩子 作家刘继荣曾在《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中记录了自己的佛系女儿:“她被同学称作二十三号女生,因为班里...

  • 我心中的佛系

    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临近期末,连续三天早起,在儿子没有睡醒的时候,我已经离开家...

  • 2019年第12周(3月18日—24日)每周小结

    2019-03-25 BY 佛系小姐姐 三月份的一周又很快过去了,这周收获颇多,总结如下: 【保健健身】: 这周确...

  • 佛系女孩的秘密

    越长大越会掩饰自己,掩饰自己的伤心,掩饰自己的烦闷,甚至掩饰自己的上进的心,大部分人对我的解读是乐观,可能也真的是...

  • 传说中的佛系吃货

    最近票圈被“佛系”刷屏了, 话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身为吃货的豆子君也来聊聊“佛系吃货”。 佛系吃货,主要...

  • 佛系孩子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有了佛系的资本,有的孩子真没有什么啊。 如果你有一个佛系的孩子,该恭喜你了,至少你给孩子创造了衣食...

  • 表面佛系的人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个词“佛系”,而佛系之人常常是指那些心中有佛、与世无争的人。然而,现实生活中,也会有不少人自诩佛系...

  • 《命運自決》

    生來不知為何物,何物能使人受屈? 受屈便會求神佛,求神佛便有秘密, 秘密藏在哪棵樹?有無仙子在那住? 會否同情你遭...

  • 修自己心中的佛系

    人的一生从跨入社会开始,总会经历一些事情; 无论好的坏的,如果自己不能正确理之,便会走错方向,方向错则满盘皆输...

  • 第一批佛系妈妈,已还俗

    什么是佛系?佛系是与世无争,不去尝试和努力?我理解的佛系妈妈是对孩子的理解和接纳,无为而无不为。在孩子的成长中,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3-25 藏在佛系孩子心中的秘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bb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