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教学楼的玻璃窗,在走廊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我攥着提前写好的笔记本,脚步轻快地走向孩子的教室——这学期的家长会,心里少了几分以往的忐忑,多了些踏实的期待。
推开教室门时,班主任正站在讲台上整理成绩单,见家长们陆续入座,她笑着点头致意。我的目光下意识扫向孩子的座位,桌面干净整洁,课本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重点,连作业本的边角都没有卷折,那股认真劲儿,像极了他每天放学回家后,趴在书桌前专注做题的模样。
家长会开始后,班主任先整体分析了班级的学习情况,当提到“学习状态进步显著的学生”时,她念出了孩子的名字。我坐直了身子,听她笑着说:“这学期明显能感觉到他的劲头很足,课堂上不再是默默听讲,而是会主动举手提问,连最难的数学压轴题,他都敢带着思路跟同学讨论。”这话让我想起前阵子的一个晚上,孩子做完作业后没立刻休息,反而拿着一张画满辅助线的草稿纸来找我:“妈妈,今天老师留的拓展题,我想到两种解法,你帮我看看对不对?”灯光下,他眼里闪着对知识的好奇,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比任何成绩单都更让我欣慰。
随后各科老师依次发言,语文老师提到孩子的作文进步很大,从以前的平铺直叙,到现在能加入细腻的细节描写,上周那篇《我的书桌》里,他写“台灯的光落在错题本上,红色的订正痕迹像小旗子,提醒我下次要更仔细”,字句里满是认真;英语老师则笑着说,孩子最近主动报名参加了班级的英语配音小组,每天早上都会在群里分享自己的配音片段,发音越来越标准,连以前最怕的口语对话,现在也能自信地跟老师交流。
中场休息时,我和旁边的家长聊了几句,她笑着说:“你家孩子现在可是我们家的‘小榜样’,我家娃总说‘你看XX,下课都在看书,我也要跟他一起努力’。”听着这话,我心里暖暖的——原来孩子的努力不仅照亮了自己,还悄悄影响着身边的人。我想起每天早上,他都会提前半小时起床背单词;晚上做完作业,还会主动整理当天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把零散的内容串联起来;周末更是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上午做练习题,下午读课外书,连玩游戏的时间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家长会接近尾声时,班主任给每位家长发了一张“学生成长卡片”,上面写着孩子的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我家孩子的卡片上,优点栏里写着“学习主动性强,能主动探索难题,有钻研精神”,待改进的地方则是“偶尔会因为追求速度而粗心”。看着这行字,我忍不住笑了——这确实是他的小毛病,不过好在他已经学会了用错题本记录,每次考试后都会认真分析错误原因,一点点改正。
走出教室时,夕阳已经西斜,把教学楼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拿出手机,给孩子发了条消息:“今天家长会,老师夸你学习劲头足,妈妈为你骄傲!”没过多久,就收到了他的回复,配着一个开心的表情:“我会继续努力的,争取下次考得更好!”
握着手机,我想起孩子曾跟我说:“学习虽然累,但解开一道难题、学会一个新知识点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原来,当孩子真正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便会自发地向前奔跑。这场家长会,不仅让我看到了孩子的进步,更让我明白,比起成绩本身,那份主动探索、永不言弃的劲头,才是他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做他的后盾,陪着他在学习的路上,带着这份热忱,一步步走向更远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