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课堂的启示
1.确保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感悟:要重视备课,备课中要寻找学生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注意任务的间隔时间,思考任务可能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学生不能理解他们在做什么、或者学生在解决中途遇到瓶颈、又或者学生只能在猜测你让他们说什么、做什么。
也就是说,上课时要清晰的告知学生要做什么,并且为解决问题搭建支架,还有要鼓励学生真实表达,教师不要心中有固定答案之后,表面上看是让学生自由发言,其实是有意识的牵引学生朝着自己预定的方向走,长此以往,学生便会知道老师想听什么,不想听什么。
2.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能力限制
感悟:要了解学生学情,知道学生的已知,然后根据学情设置任务。同时不要让学生记忆过量,解决办法是把信息写在黑板上或者借助学习单。
3.解决待解决的问题
感悟: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得到答案,要不要忽略花时间拓展问题。问题是引发兴趣的关键。被动的得到答案对学生一点用都没有。要考虑如何提出问题,使得它既有吸引学生参与的一定难度,又顾及学生的认知限制。
4.重新考虑何时提出问题
感悟:是先演示还是先讲解原理,见仁见智。个人认为,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解决,再揭示原理,再演示。
5.接受并应对学生间的差异
感悟:如何应对?作者认为应该根据学生当前能力布置作业,也就是现在说的分层作业。但作者也提醒,小心处理,以免伤害学生自尊心。
6.改变速度
感悟:学生走神怎么办?可以尝试转换话题,开始一个新的活动或者其他方法表明你在“换挡”,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7.坚持记日记
感悟:作者认为要把课堂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记录下来。要养成习惯,记录自己成功控制问题难度的时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