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性格内向,不自信的人。很少做过什么让自己引以为傲的事情。
可这并不是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我也想让自己发光发热,活的精彩。我也想找到自己所擅长的事情,让自己绽放。
我为自己现在的状态感到非常的痛苦,所以希望通过一些心理学的书籍,改变自己。
书看了一些,觉得书中讲的都很有道理。书中也提出了一些改变的方法。但真要去做才发现很难很难,想要改变自己内心的想法,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直到遇到了张德芬老师的书籍,徳芬老师的书的实操性很强,她的第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步一步的引导你去寻找“真我”,书中也有很多实操性的方法。
可是自己太急于改变了所以自己什么也没有做,就急于去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这次,自己按照书中的要求去做发现并没有什么变化。我知道原因在哪里,自己心中没有那股力量,自己做不到百分百相信自己所说的话。
我知道自己漏掉了前面的步骤,而梦想着一下子就可以做到“梦想成真”。
所以,我不得不放弃“梦想成真”的练习。我要去寻找那股力量,可以让自己“梦想成真”的力量。这股力量才是你“梦想成真”的基石。
于是,我又买来了徳芬老师的《活出全新的自己》,希望它能引领我走到向我梦想的国度。
书中第一个小练习就是“观察自己”,其实这个练习在很多的心理类书籍中就提到过。
做一个旁观者,观察自己大脑中的种种想法,不认同、不批判,只是做一个“第三者”,在那里看着自己脑袋里的想法来来去去。同样,去感受自己身体的变化。
你的情绪就是身体对你的思想的一个反应。
按照书中的要求,今天一天我都在时刻留意自己头脑中的想法,以及这些想法给我带来了怎样的情绪变化,而我的身体又随着情绪的变化做出了那些回应。
我发现自己脑袋中的大部分想法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每做一件事情都在担心、害怕他人的看法 。这让自己最任何事情都畏手畏脚、犹犹豫豫,难道这是自己选择困难症的根源?
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基本上一直都处于一种紧缩的状态,尤其胃部、心口还有肩膀,而胸口和喉咙一直是堵塞的。
通过观察自己的思想才发现,害怕、担心几乎是自己的情绪基调,然后还会伴随着生气、委屈、惭愧、抱怨等等,几乎全是负面情绪,只是偶尔会开心一下。可那种开心只是过眼云烟,表面上的愉悦,很少有发自内心的愉悦。
我记得自己曾对孙先森说过:“自从和你结婚,我从未真正的开心过。好像胸口总有什么东西在堵着。”
我把这种不开心归结与物质生活的不如意,现在想想其实我可能从未有过发自内心的的喜悦,只是结婚后这种“不开心”更加严重了而已。
徳芬老师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开心是源自自己的内在,与外在条件无关。
想要获取真正的愉悦,还要在自身下功夫。愿我们获得发自内心的喜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