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清洁时,扫地、擦玻璃、拖地,一道程序下来,屋子也清理得差不多了。这时发现玻璃上还有污痕。又用桌布擦了擦,污痕还在,仔细一瞧,污痕不在外面,而在里面。擦了里面,又发现外面一侧还不彻底。于是内外兼顾,细抹细擦,终于,玻璃里外生光,洁净透亮了。
联想到人来。——对一个人而言,要想出类拔萃,何尝不需要有“内外生光”的功夫呢!“内”指“内功”,即道德、人品、气质等范畴的修炼。道德之修,可谓“内功”之首。道德高尚,则众人皆赞,“厚德载物”,说的就是道德的力量;道德低下,则众人叛离。此所谓以德服人,以德感人也。人品与道德紧密相联,道德高则人品高,道德低则人品低。人品与今天之所谓“人气”不是一个概念。人品高也不一定就人气高,人品低也不一定人气低。前者如“孤芳自赏”型学者,后者如时下某些喜欢抄袭的“大作家”。气质则是一种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来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就象灿烂的阳光从太阳内部抵达表面需要漫长的时间一样,人的“内功”的形成也需经历相当长的积累时间。
“外功”指什么呢?学历、阅历、工作能力、交际的实践。俗语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做不说傻把式。”讲的就是“做事”与“表达”的关系。“外功”强调的,主要是社会化历练及“表达”的功能。有了能力,却不善于“表达”,不善于“推销”自己,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发展。“酒好也怕巷子深。”现在做事,讲的是质量,也是效率和效益。故此,学历应该尽量的高,(但不绝对),阅历应该尽量的深,工作能力应该尽量的强,交际面应该尽量的宽。这样,有了过硬的“外功”,“表达”还会有什么障碍呢!
玻璃的容光焕发是因为内外两面“生光”;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既要修好“内功”,又要强化“外功”,两者不可偏废。
���N�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