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苏轼作品中“随物赋形”的具体表现

浅谈苏轼作品中“随物赋形”的具体表现

作者: 是白苏呀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10:23 被阅读0次

苏轼多次大起大落的个人经历,儒道禅三家思想的熏陶,对现实功名利禄的宠辱不惊以及超脱世俗,旷达清奇的人生态度等等,使得他逐渐改变看待世俗的角度,达到追求物我合一的超然境界,体悟出“随物赋形”的哲理,从而提出“随物赋形”的文学创作理论。

他认为为文可以像漂浮之云、流动之水那般无所拘束,于所当行处且行,于所当止处且止,并不是不要文采,而只是要出于自然,“随物赋形”,如此方能塑造出鲜明之象,充满灵动之趣。

作于黄州的《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正是体现“随物赋形”的典范之作。“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开篇两句描写江城地面湿热草木茂盛,随后引出幽寂雍容的海棠花。诗人将海棠比喻为“佳人”,她风姿天然,孤芳自赏。

一面写海棠花清秀美好,流畅地写出她于不同场景下的姿态神情,一面又以幽默的语言写自己与海棠相遇,以花之娇美与人之衰朽作对比。当时遭遇贬谪,逍遥自在的东坡遇见了她,正是彼此相照,感慨颇多。他寓情于物,自喻为孤芳自赏的海棠花,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从多角度、多层面抒发自己无限的愁绪,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由此可见,苏轼在创作过程中根据灵感的不断涌现,写心中之所想,文势顺畅,思想感情亦自然灵动,全诗表现手法多样且极尽曲折变化,诗句之间正是呈现出了“随物赋形”的文学观念。“该诗无论状物写人都表现出很强的层次性,写花是空间性,写人是历时性,都率意独至,意到笔随,随物赋形,从容自然,表现出超妙的艺术本领”。

又例如题画诗《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自然质朴,不加雕琢。诗句再现了原画的画面,尽显自然之态,又准确传达出其中意境。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好为艰深”。他赞赏诗的“奇趣”,却严厉指责那些“求深务奇”,以至“怪僻而不可读”的诗作。再如小诗《东坡》,虽短小简洁,却也体现出了“随物赋形”的思想。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此诗文笔精致流畅,自然脱俗,描写了夜晚时候诗人在坎坷的路上行走,经过雨水洗礼后月色清明,路上悠闲漫步的尽是山野之人。尽管山坡的路坎坷难行,但诗人就是喜爱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全诗灵动自然,一气呵成,写景状物变化多端,情感跌宕起伏。此时苏轼陋居于东坡,其心态已经逐渐开始转变,他超越苦难与世俗,以清奇自然的语言抒写超然的情感,呈现出清明旷达的境界。

还有苏轼笔下著名的咏物五首《小圃五咏》,其中所咏的人参、地黄、枸杞、甘菊、薏苡。“青荑春自长,绛珠烂莫摘。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咏枸杞,“青桠缀紫萼,圆实堕红米”咏人参,“绛囊悬荔支,雪粉剖桄榔。不谓蓬荻姿,中有药与粮。舂为芡珠圆,炊作菰米香”咏薏苡等等。此五首诗无一不将所咏之物的外在形貌与内在性质描绘得淋漓尽致,皆显示出苏轼“随物赋形”的高超造诣。

还有如《南堂》《红梅三首》《海棠》等诗文,都体现出“随物赋形”理论观念和哲学思想。自贬谪于黄州时期,“随物赋形”说正式形成,随后苏轼的各创作中都或多或少体现出超脱俗世,自然流畅的“随物赋形”思想。实际上,黄州之贬,苏轼实现了观照对象与观照视角的双重转变由社会转向自然,由功利转向审美。正因为这种转变,苏轼摆脱了被贬黄州的世俗情累,以超旷的审美心态心与物游,呈现出洞达天机的超然与轻松。

苏轼的诗词文作品多表意流畅自然,驱于心中灵感而作,如奔腾之水一般喷涌而出。虽表现方式曲折多变,情感层次变化丰富跌宕起伏,而文之气势顺畅,以自我与外物融合与一体的状态,顺应外物的千变万化,自由地进行文学创作。特别是自黄州贬谪之后,由于心境的变化,苏轼所作之诗词文皆表现出“随物赋形”的文学创作观念。既顺应自然外物,又不拘束于此,常能别出新意,使得文章作品呈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然之美,浑然一体而境界高妙。苏轼的“随物赋形”说之内涵意蕴以及在大量作品中的具体展现,都对后人的思想境界,对后世文学流派的发展以及对整个文学文体都影响重大且深远。

相关文章

  • 浅谈苏轼作品中“随物赋形”的具体表现

    苏轼多次大起大落的个人经历,儒道禅三家思想的熏陶,对现实功名利禄的宠辱不惊以及超脱世俗,旷达清奇的人生态度等等,使...

  •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笑”

    在宋代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个天才,他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开创了豪放词风,使词从巷里青楼里挣脱出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

  • 苏轼传世作品中的绝笔

    《江上帖》又称《邂逅帖》,9行58字,30.3cm×30.5cm,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帖是苏轼写给故友杜孟坚的...

  • 苏轼浅谈

    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瑰宝繁多,其中贡献最多的,无外乎三个时间段:春秋战国,三国魏晋,唐宋风骨。 这三个时期的理由不...

  • 浅谈苏轼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为人熟知的豪放派诗人,他大量流传下来的诗词中透露出的乐观随性使千年来无数后人所崇尚。...

  • 随物赋形

    在2018年我收到大师为我题的一副字,随物赋形。 我本身是一个非常容易急躁的脾气,也让大家烦恼不已,尤其是我的父亲...

  • 随物赋形

    高考第一天。 阴雨天气,清爽凉快,适合考试。 寒窗苦读十二载,陪伴夜晚和清晨。今天是孩子登台献艺的时候,也是家长目...

  • 浅谈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四炼”

    浅谈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四炼” 浅谈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四炼” 人们常说,写格律诗词,如同雕刻一幅精美的作品。如果想让...

  • 几种通行的演讲结构

    苏轼曾经评论自己的创作: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

  • 文人雅士斗香

    苏轼是香事的“骨灰级”粉丝,在其诗词作品中,有不少描写焚香的句子。 苏轼曾做《翻香令》其中写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苏轼作品中“随物赋形”的具体表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pz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