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六: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1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到情绪是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存在了。而在与原生家庭以及亲密的人的互动中,我们会产生许多正面的、负面的情绪。情绪如果得不到疏导和被看见就会变成我们的一种信念。而信念又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想法。
所以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种下想法,就得到行动;种下行动,就得到习惯;种下习惯,就得到人格;种下人格,就得到命运。
想法是颗种子,当我们把它种下的时候,它便结出了信念的果实。
所以说,是想法变成了信念,信念造就了我们的命运。
2
大部份人面对负面的情绪,直觉反应都是选择逃避、压抑或否认等方式来应对它。
记得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头脑特工队》,忧忧(悲伤)在刚开始的时候,是被最看不起的一种情绪,她只会每天都伤感的掉眼泪,而且到处闯祸,大家都很排斥她。
电影有一幕是主人公莱利的幻想朋友“冰棒”因为被莱莉遗忘而伤心不已,无论乐乐(快乐)如何搞怪和打气,都无法让“冰棒”重新振作。
而忧忧走了过去,拍拍它的手,轻轻地说了句:是的,那的确令人很难过,我明白你的感受。
“冰棒”却在那一刻释然了。
负面的情绪被看见和接纳,才能从身体流淌过去,否则就会在心里生根发芽。
3
那我们该回应这些负面的情绪?其实当我们这样问自己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意识到自己可以不再选择用逃避和压制的方式来处理它们,而是去寻求一种平静的、有爱的方式来面对它们。
克里斯多福·孟说过:不论哪种情绪,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都不会超过六分钟,除非你为它建造一个家,让它在你心中长住下来。
如果我们不停的逃避、压抑、否认它,它就会被堵在我们的身体里,落地长根。如果我们能够看见它,不评判它,接纳它,它就会转化成一种更高的能量。
同时,我们可以与伴侣分享自己的感觉,不保留,也不抗拒。探索自己内在情绪的由来,强度,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的效应。当我们能够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与伴侣的关系也会更会贴合和融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