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豆芽
朱晨晨
寒假里生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生豆芽。我满怀期待地开始了这项任务,从容器到种子无疑不是我精心挑选的,先取出几颗又大又饱满的豆子,接了半碗水,把豆子泡在里面。第二天早上,我发现我泡的豆子胀鼓鼓的,“外衣”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我把碗里的水倒掉,找了一块干净的纱布,叠了几层小心翼翼地盖在上面,静等发芽。
下午上完课,我跑进家门,没顾放书包,就跑去看泡的种子,我轻轻地揭开了纱布,可是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我又盖上了纱布。就这样,第二天第三天,豆子仍没有什么进展,我失望极了,眼里也从满怀期待到心灰意冷,希望之光仿佛被暴风吹灭,好像被掏空了灵魂,我下意识蠕动了两下嘴唇,却又没发出任何声音。爸爸走过来,见到我这般模样说:“失败巧兵家常有之事,不要把一次失败看得太重,大不了再做一次,遇到问题就要去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去解决它。”爸爸看了看生豆芽的环境,说:“我知道问题在哪了!”然后把豆芽种子搬到客厅,放到空调旁边,“你明天再看看这豆子的变化。”
终于敖了第二天,我和爸爸一起掀开了纱布,呀,豆子那坚硬的外壳终于绽开了,露出了自生生的肉。这个实验终于有了些进展,爸爸说:“豆子本就不是冬天种的,适应的是暖和些的季节,你把豆子放在外面,冬天室温低,自然就生不出芽。”
在我的精心看护下,我泡的绿豆全变成了豆芽。我想老师让生豆芽并不只是让我们了解到豆子发芽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也让我们懂得:无论什么事,要想成功,需付出艰辛的劳动,在这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发现问题,并思考去解决它,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这两份作业,是我们班成绩最靠前的同学的。如果从内容方面说,都很好,保证内容的前提下,卷面优劣,一目了然。
成绩这么好的同学,做“操”居然写成做“躁”,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多么浮躁,写完后不自己检查一下吗?单纯的凭借聪明可以支撑一时,但是不会长远。
在教过的成百上千的学生中,佼佼者都是自律、勤奋、懂事、上进,当然也必须聪明,但是聪明不是第一位的。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按正常发展,这两个同学都有考上双一流大学的可能,还需要好好磨砺,特别是心态和习惯。
“如果你有能力考山东大学,而考了济南大学,你对不住老天对你的恩赐!”“谢谢老师!”然后了鞠一个躬。
历史可以重演,不可以重复。曾记得09级学生徐松林同学也曾犯类似事件,经过一番教育,考上山东大学,后来考进省政府办公室。当然求学的目的并不都是为了当公务员,希望这个男同学考上北京大学,我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是能走更远的路,看不同的风景,发现自己,充盈自己,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