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读后感,写对了吗?
所谓读后感:就是读而后有感。
书评:读书,读后评论。
阅读书籍后,受书的内容感动、启发,把受感动最深的地方和理由,用文字写出来就是读后感。
阅读书籍后,对该书有一些意见、评价,把这些意见、评价、理据写成文章,就是书评。
区别:
1.相同:都是以书本为对象。
2.要有感想和认知在里面。
3.切记虚构,以真实为主。
而我们经常用的标题《读什么什么有感》,标题却很老套,发到平台上,每人能看到标题很重,要有吸引大众的标题。先吸引自己,再吸引别人内容,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
不同之处:
1.读后感偏重写感想、启发、较主观。
书评,强调意见、想法,较客观。
2.读后感要写理由,书的内容为什么打动你,怎样打动你。
而书评要写的理由较严格,你要有去说服的论据、论证,这本书的好坏高低。
3.读后感只需要突出你最受打动的要点,不必全书介绍。
书评却不能只突出重点,要全书分析。
所以读后感字数较少,书评篇幅较长。
4.从文章题材看,读后感属于描述和抒情文。
而书评属议论和说明文。
没有感觉可能不好写读后感,书评则可以,因为书评比较客观,喜欢或者不喜欢,将观点言之成理就可以。
重点
书评的结构和常见写法
开始前先思考这本书给了对方什么信息,他们最需要什么。选好书,选书时,根据兴趣、爱好和擅长通读和略读结合,找出亮点和价值,一定是你认为值得去读的再写。
开头部分
1.破题
破题法,故事、例子,名人名言,热点、历史事件,身边事、统计数据、科学实验…
总之要有趣,这部分通过破题引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太多,不要剧透,点到为止。
如果写的太多,把一本书所有的内容整合起来属于知识归纳,不属于书评,不要把所有内容呈现。
2.作者信息及书籍大概介绍。
作者的信息,比如说是作家或者其他,身份背景,成书经历有没有很曲折…
简单的写,不能剧透太多,要层层吸引人。
3.逻辑主线:可以是你自己的,也可以是本书的。论点、内容。
中间部分:亮点介绍。三个最多,不要面面俱到。
结尾部分:立意。
表明价值,并推荐。(可推,不可购)
文无定法。写作的最高层次是没有套路。
书评的禁忌
1.不要害怕表达观点,写书评的目的就是要分享自己关于这本书的看法。
书评和读书报告不同,并不一定要特别客观。
2.不要评价自己没有读过的书。
没有读过的书,自己根本不知道要说什么,只有打动了自己的文字才有可能打动别人。
3.不要面面俱到,要有所选择。
《完全写作指南》中囊括了很多写作的模板。《文心》这本书也非常的好。
4.不要侮辱和嘲笑作者。
即使不喜欢一本书,也不要轻易侮辱作者,你可以冷静分析,这本书为什么不好!
1.适当加入亮点元素,树立自己的风格。
比如手账、简笔画,吸引读者兴趣,增加文章特色,让人记住你的文章,进而记住你。
2.观点要鲜明
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核心观点,目前同类型的文章有很多,同一本书的书评也不在少数,如何写出自己独特的观点,需要我们认真挖掘。
3.要有自己进一步的思考。
如果书评的角度独特,深度足够超越作品本身,那是再好不过。
当然这离不开写作者常年的积累和精心的打磨。
史蒂夫伯内特说,无论技术如何革新,精雕细琢的语句总会找到读者市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