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间,是跟小朋友一起度过。在长期观察中,不得不承认孩子之间确实存在聪明、普通,甚至笨的差别。
这一点跟大人的世界一样残酷。
家长或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难讲的就是“概念类”的知识,比如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尊重,什么是优秀。
概念之所以难解释,是因为它是抽象的,孩子认识的桌椅板凳,苹果香蕉都是具象的。你必须把抽象的化作具象,才能让孩子听得懂。
类比,是最好的把抽象变具象的方式,所以大人解释的时候常用“好比”“就像”“打个比方”作为语言的开场。
老师们口中的聪明孩子,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类比,善于理解别人的类比。
这样的他们,会将抽象的概念与自己脑袋中已知的具象事物做连接,更深刻的理解一个词汇的含义,并能深深的植入记忆中。
聪明的成年人亦是如此。正如李笑来老师对于一个人是否聪明有这样的判断:
01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02看他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
除了智商上的先天差别,绝大部分人还是普通人。我小时候,就是气到老师跳脚的笨小孩。工作后,因为要经常跟孩子们打比方,渐渐发现自己对于概念的理解更透彻了。
世界是由抽象和具象构成,类比就是从具象理解抽象的不二法宝。所以从今天开始,你也不妨多用类比,举一反三,相信明天的你会比今天聪明多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