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大致有三条:一是37岁前的龙场悟道,“心即理”;二是50岁之前的理论基础,“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55岁因天泉证道而提出凝聚一生思想精华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理解王阳明的思想,区分善恶要依靠良知而非道德和其它标准。良知是在一定环境下从内心中激发出来,而道德在某些场合和条件下是有局限性的,善恶本身来自心里的标准,不同人对善恶的看法是不同的,道德可以被绑架而良知不会,因此,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
所谓格物,就是根据内心的良知为善去恶。所谓修心,即是洞悉事物发展规律和人性,面对必然出现的结果,保持内心平静,不为情绪波动而动气乱心。
阳明先生享年57岁,临终对学生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