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也爱写小说让世界🌻欣赏你🌻校园🌺内外🌻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

作者: 彭春祥 | 来源:发表于2019-09-26 14:36 被阅读0次



文/彭春祥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

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一)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如第一次学会自己吃饭,第一次学会自己走路,第一次呼叫爸爸妈妈,第一次学会说话,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第一次获得三好学生奖等等……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

我的军旅也有许多“第一次”,从今天开始,我来说说我的军旅“第一次”,今天就先说说我“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吧。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少年时代的我记忆非常深刻,伟人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最高指示”发表并深入人心,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口号”。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

尤其是后者“备战、备荒、为人民”这句话,在当时举国备战、全民皆兵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大高音喇叭广播,还是遍布城乡的标语口号,到处都能见到这七个大字。

甚至在《毛主席语录》当中,这句话也是引用最多、叫得最响亮的一句话。

在上述“口号”的指引和号召下,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2052亿资金,高峰时段投入400多万人力,安排1100多个建设项目,在我国中西部十三个省、自治区轰轰烈烈进行。

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史无前例“四大领域”的基本设施建设,被称为“三线建设”。

这场“三线建设”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对我国后来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

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我老家附近的一座大山里,也开建了一个代号为“483”的“三线建设”项目。我们当地人叫它“483厂”。

该项目建设时非常“神秘”,驻有部队把守,不让人们靠近,所以,我至今也不知道该项目建设成后长什么样?更不知道生产什么产品?

当然,这也与我早年出来当兵漂泊在外几十年,未回老家定居有关。

大约是我读初一那年,班级组织我们搞“勤工俭学”,到建设中的“483厂”“起沙”,弄点人工卸货费,买点笔、本子之类的学习用品。

所谓“起沙”,就是将木船运到码头建设“483厂”用的沙子,再用“钩子扁担和土撮子(一种农具)”,人工一担担从船上挑到岸上来堆在一起,便于使用车辆拉走。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

因我家离“483厂”最近,老师便派我去与厂家联系。我记得当时管卸沙的人是“483厂”“军代室”里一位姓滕的军代表,我便找到他与他联系后,他安排了我们学生卸沙的事。

卸货后,劳务费结算需要找“483厂”有关领导人审批、签字、结账、拿钱等,因我对厂里相关领导不熟,我都找的滕姓“军代表”带我去办,这样一来二去,我便与滕代表混熟了。

当年的腾代表,约摸40岁左右的样子,为人很是随和,和蔼可亲。我和他熟唸之后,他常到我家去玩儿,也非常喜欢那时白白胖胖、敦敦实实的我,常给我讲战争故事,有时也唱歌给我听,还陪我做一些小游戏。

他每次到我家时,总是穿着一身漂亮的国防绿军装,那身国防绿的军装与当时我们当地农民穿得破破烂烂且“补丁赶骚”的衣服比较起来,显得非常特别,非常耀眼,尤其是那红彤彤的领章和帽徽,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穿上军装的他整个人显得特别精神,特别有气质,特别威武雄壮。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

儿时的我就对解放军怀有深深的崇敬感,尤其是对那身国防绿情有独钟。

因此,还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生出了将来长大了要去当兵穿上国防绿的梦想。

此时的我虽然还年少,但看到他的模样,受到他的影响,更加坚定了我要去当兵穿上国防绿军装走进军营的愿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梦想当兵入伍的愿望愈来愈强烈,多次梦中曾梦到自己已应征入伍,穿上日思夜想的国防绿军装,精神抖擞地走进军营,也多次被自己的梦境而高兴地笑醒……

那时候的农村,农活累,条件差,生活苦。农村的孩子都想“跳出农门”。

而在当时高中毕业还不能直接考大学的情况下,没钱没势没背景的农村娃子,要想“跳出农门”,也只有当兵这一条路走的可能了。

那时候的农村生活条件,说来让现在的年轻人有些不可思议。别的不说,就说穿吧。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

现在的年轻人,有谁还穿带补丁甚至补丁赶补丁或者浑身是破洞的衣服。

即使有那也不是因为条件差没钱买不起不带补丁或者没有破洞的衣服,而是因为“审美”观念的变化,把带有破洞的“乞丐装”当作新潮和“时尚”,认为穿上这样的服装走在街头,才显得拉风和“入潮流”。

而我们那时候则截然不同,那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家里没钱,买不起无洞的新衣服。说来你可能不信,我当兵前,在老家基本都是穿带有补丁的衣服,很少穿上新衣服。

因为那时候我们家里孩子多,条件差,孩子们连上学几块钱的学杂费都交不起,就更别说买新衣服穿了。

不过,那时候农村人穿的衣服都是自己家里纺线织出来的土布制作的,基本见不到穿“洋布”衣服去挑大粪干农活的农民。

那时候倡导“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往往是添置一件新土布衣服后,家里多个孩子接力穿,而孩子们穿衣服又不太注意,很废衣服。

一件崭新的衣服老大先穿,老大没穿到几年,衣服就破了,加上个儿涨显小了。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

大人就缝缝补补再给老二穿,老二穿得穿不上了,且衣服已破得不成样子了,大人再补上加补又给老三穿。

这样,在家排行老三的我,小时候基本都是穿补丁摞补丁的衣服。

所以,那时候的我对能穿上一件不带补丁或者刚买的新衣服,总是特别向往……

1975年冬,在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政审后,不到20岁的我报名应征入伍的夙愿终于如愿以偿。从小就盼望穿上国防绿军装的梦想马上就要变成现实,我心里的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2019年9月25日于湖北襄阳


作者个性名片

作者: 彭春祥。网名:东南西北风,寓意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之风。春日东风习习,酷夏熏风清清,金秋禾风细细,严冬朔风咧咧。因为有了风,四季才变化;因为有了风,世界更美妙。

      东南西北风,一只热爱文字的“九头鸟”,已有几十万字散落“平媒”和“网媒”。他的文字朴实、深情、纯洁,尤以细腻见长。他唯一的梦想,就是愿自己的文字,给您带去春季东风一样的温暖,夏季南风一样的清凉,秋季西风一样的舒爽,冬季北风一样的庄重。


相关文章

  •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二)

    文/彭春祥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 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二) 换军装的那天,天气似乎与我有着某种默契,对我特别关...

  •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

    文/彭春祥 我的军旅“第一次”之 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一)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如第一次学会自己吃饭,第一次...

  • 新兵连二三事

    1976年底,我走出从小见惯了上下一色国防绿军装的大院,穿上上绿下蓝的空军军装来到了地处京郊的军营,开始为期三个月...

  • 很美的军旅写实音画(军旅怀旧)

    蜀都军旅,四十年后重聚,故园怀旧。 穿上便装妩媚性感、穿上军装大方庄严 啊! 军旅青春啊, 你在哪里? 月光下忆起...

  • 我的“光荣之家”

    那一年,我离开生我养我的小村庄,随着绿皮小火车缓缓地北上。我穿上心心念念的绿军装,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那一年,...

  • 2018年12月3-4号英姿团队超级精英特训营活动总结

    从小我就有一个军旅情结和梦想,崇拜军人,喜欢那身橄榄绿,期待着自己穿上军装的模样,为了圆梦,最终嫁了一个军人的老公...

  • 向军人致敬

    忆当年同学 年少穿上绿军装 一腔热血洒疆场 军旅生涯 美好记忆 晒军容洒姿 英姿飒爽 今日全民庆祝 建军九十载 同...

  • 父亲

    二十二年前我来到了这个世上 成为了你们的儿子 此时的你们多了一份责任 16岁时的我穿上绿军装 第一次离开你们的身边...

  • 当我第一次穿上军装

    讲起为什么要去当兵 还得从我的初中年代说起,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当时正热播的电视剧是《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当时看...

  • 八一抒怀

    想起一名军人 挥洒过青春的斑斓 十九岁染上军绿 把青春奉献 今天多想穿上军装 走过一段军旅生涯 一首嘹亮的军歌 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军旅“第一次”之第一次穿上国防绿的军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dw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