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的春节大迁徙结束后,各家准备完了年货,吃了饺子,放了鞭炮,每个女性都穿上了精心准备的新年战衣,有孩子的拉上自己的孩子,没有孩子的带上最新款的手机,开始走街串巷的过新年。
一年也只有这个时候是大家最轻松的,不用想着挣钱、不用想着工作(PS:只有我还在想着要磕出来一篇短文)、不用担心作业,毫无负担的打麻将、嗑瓜子、吃薯条等各种新年活动。
等大家坐定之后,女眷们开始叽叽喳喳的聊天,女眷们的聊天通常都是从发型开始聊的。
“呦,你头发都这么长了,烫的这个卷不错啊哈”
“我这个是我找了我们那里最出名的TONY老师做的 ”
“ 你的这个短发也不错呀,这个空气刘海今年最流行了 ”
“ 哈,我这个是被理发师忽悠的,还是你的BOB头好看,看着年轻了好多岁呢 ”
以下省略一万字........
听到她们每个人都在聊头发,我默默的看了自己的发型,我的这个发型可是在用了好多个发型软件试过之后最终选择的一款。
自古以来,头发都对国人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头发相关的成语都有许多。
如“结发夫妻”,是指彼此陪伴一生的伴侣,“发小”,是指从小一块长到大的好朋友;
“不擒二毛”,是指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不遗毫发”,是指一点遗漏都没有,形容非常细致周密;
“抽簪散发”,是指弃官隐居;“发短心长”,是指头发稀少,心计很多;
“红颜白发”,是指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等一系列和头发相关的成语。
历史上各个朝代也有各朝代不同的发型。
商周时期,男人多是披散头发。当时的贵族、官吏也多有披发的,但当其履行公务时,却将头发束起,称束发。
秦汉以后,男子多采取束发,披发者渐少,未成年多事披发,直到行冠礼时为止。军官戴冠,士兵不戴冠。
隋唐时期,幞(fu)头,是当时男子的普遍服饰,因幞头所有沙罗通常为青黑色,也称“乌纱”,俗称“乌纱帽”。
宋代男子也带幞头,但跟唐代的有差别是,宋代的幞头可以随意脱戴。根据身份不同,幞头的式样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脚幞头、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则多戴无脚幞头。
古代的发型还是有如此多的讲究的,讲究到都可以出一本大部头的发型演变史了,这和现代女性的头发教程会一样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