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血为诺

作者: 杨书铁 | 来源:发表于2022-08-03 14:17 被阅读0次

        民国元年,郑龙的父母在老家东北举行了一场在上世纪颇为隆重的婚礼。民国三年郑龙出生了,这即将开启“一艘在海上摇荡的船支”的不凡之旅。

    父亲是商人,更是一名体格健硕的水手,武艺也是相当了得。青年时候,家里光景正好,年轻的郑阳徜徉祖国大江南北,且题诗三百多首。在黄山上观日出日落,和鸟儿媲高;长城月下舞枪弄棒,薄霜里衬孤影清高;黄河里游野泳,身不沾染污秽;长江里伐竹,逆流取道。后来,娶了县官的女儿淑敏,并得一子——郑龙。

      一家三口生活在幸福的港湾,只是台风骇浪来得太快。郑夫人在儿子五岁时不幸害病,那病很怪,在当时没有医生能医治得了,最后不幸离世。她临终前,叫儿子到床前,嘱咐道:“妈妈以后就不管龙哥了,爸爸以后会给你找一位更好的妈妈。不管怎样,在她的面前,你要孝顺、听话、乖巧,不能犯小性子,你记住了吗?”“哦!记住了,记住了!”幼小的郑龙倒是很期待那个妈妈的到来,他也很伤感,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这个妈妈不要我了?为什么要换妈妈?”

    可能一直身处贵族,他失去生母并没有感觉太失落、孤单。平常,奶奶总是私藏孙子式的封闭伺候,他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并不多。他要去集市看热闹,爷爷把他扛在肩上,奶奶扇着扇子,生怕孙子喊热。就连生病、过节、生辰爷爷奶奶也是不离左右。这种宠溺并没有使他惯就一副小皇上的模样,他倒是很喜欢去挑战一些未知的东西、去冒险、去大胆探索。只是,爷爷奶奶并没有把他送去高等学府读书,没有培养他的兴趣。

    他渐渐长大,性格也逐渐变得桀骜不驯,这时他也有了继母——瓦利莎。瓦利莎是个苏联姑娘,长得很严肃、白净,小孩子见了她有时都会吓哭的。郑龙也不例外,见了她步子也得退三尺。这个苏联姑娘是位苏维埃工作者,郑阳是欣赏她的大度、博学、严谨不苟才娶她来中国的。她第一次见郑龙,就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她要考考郑龙的“基础”如何。

    她手起笔落,笔尖在纸上盘旋着宛若游龙,翩似惊鸿,仅用了五分钟就出好了三套卷子。郑龙对她这功夫瞪直了眼,许久才回过神。“这位小姐不简单。哼!我倒要看看她要搞什么名堂” 郑龙暗暗想着,用鄙视的眼神瞥了她一眼,一把拽过卷子就开做。奇怪的是,他的手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动不动,笔尖在纸上稳如泰山,半天过去了,纸上仍旧空空如也。“到时间了,把卷子拿过来。”一口流利的东北话让他对她更怕,更钦佩。“小哥,以你的年龄身位做这些题应该是易如反掌吧!时机不对吗?要请占卜的给你算一卦吗?”,郑龙气的脸蛋儿通红,嘴里念念有词。

    “你在说什么?大声一点不行吗?你不要忘记自己是个大男子汉,你在幻想自己是个娇滴滴的姑娘吗?”她嘴角微微上扬,但是立马就面目凶煞,眉头紧锁。“他太差了!什么都不懂,就是个白痴,快把他送到好一点的学校去吸吮点儿神圣的甘露吧!”她走进屋对郑阳冷冷的说。他只是板着脸一根接一根的抽烟,默不作声,在烟雾的弥漫中眼神里有淡淡的哀伤。

      第二天,郑龙就被送去了高等学府。马车要走一天一夜,起初在里面摇摇晃晃的还能欣赏周围的风景,别有一番风味,可是到了中午,虽能歇息半个时辰,但赶路时也就才下午1点左右。太阳曝晒着整个铁车厢,热浪在车外翻腾着,植物在这种蒸腾下一天都要长高好几节。里面的温度比外面还高,四下开着窗,仍是闷的难受,他后悔当时没有珍惜爷爷奶奶的恩宠。马蹄子踩在柏油路上软软的,每一蹄下去都能隐约看到一个月牙。

    汗水很快浸湿了衣服,为了凉快,只能不穿上衣光着膀子,自己拿出一卷纸,勉强能当扇子,“这老天真是要人命啊!”他似乎忘了马夫的存在,“附近有树荫、水流吗?我快撑不住了,脑袋晕的厉害。”“驾!”马车夫赶紧扬鞭把马车速度提高了一个档次,不久前方出现了一个小潭,潭水空明,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里面的鱼儿五彩斑斓,在水面上吐着七彩泡泡。郑龙连忙跳下车直奔小潭,“小心扎到脚!”马车夫移动着笨拙的身子牵着马朝这里慢悠悠地走来。清水里,一个肌肤雪白、英气逼人的小伙子正在水里扑腾着,他在这里的举动和平时的温而文雅简直就是唱反调。他愤怒的拍打着碧玉般的潭水,一遍又一遍的搓洗着自己的身体,他要把自己洗得一尘不染。“小先生你快上来吧!”马车夫穿着鞋,开始不耐烦的催促。“你先走,我马上跟上!”郑龙的气还没有彻底发泄掉。

    有了水的滋润,兜起风来凉快清爽,马儿跑得也快了。很快天边最后一抹红霞飘落,夜幕降临。他们临时住在一家旅店,这里的环境很好,院子里假山上的流水潺潺,两棵垂地柳在风中摇曳着,还有几个姑娘边弹边唱,纤细灵活的手指让人想起天上的仙女。这种氛围让住大院住惯了的郑龙有了新鲜感。夜里,窗外星光璀璨,有几只萤火虫和流星难分虚实,还有一轮满月,窗外的花香沁人心脾,在这里夜里没人伺侯束缚。郑龙趁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沐浴在月光里。他披着银色的外套,从头到尾,在花丛里,在院子里,蹑手蹑脚地转悠着。不知哪间屋里传来一阵鼾声,随后便听到一阵女人的笑声,他连忙藏在假山后面,见四下没人,便赶紧溜回屋去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便赶路了,走了十里左右,一座像城堡一样辉煌的东西渐渐浮现在眼前。在郑龙眼里它闪闪发光,就像孙悟空看到定海神针一般。它巍峨壮观,从长满苔藓的围墙来看,它更像一位历经风霜的老者。郑龙提着行李迈着轻盈而犹豫的步子朝里面走去,他不敢想象自己将在这里擦出什么火花。

      不久父亲便飘洋渡海继续从商去了,临走时他嘱咐瓦利莎要照顾好儿子。他走后,继母把家搬到了郑龙学校附近,也就回苏联了。国内外革命、动乱高涨,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世界格局紧张,瓦利莎不仅要管教好儿子还要忙自己国家的事。从她踏出国门的那一刻,她不知道自己还能有几个来回,她没有信守承诺,实在是迫不得已。她只要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就会给儿子写封家书,儿子也会给她回信。她在信中是温柔、慈祥的,完全不像她和他面对面时那样。他会大胆的把自己的心声告诉她,她再耐心地开导他。

    这么多年里,他一直待在学校。他对学校这个东西烦透了,每当他想逃离这个牢笼时,她就会给他吃定心丸,社会环境也迫使他不敢离开大门半个脚步。大街上每天都能听到枪声,到了夜里不远处还会有炮声,而且离学校非常近。他常常夜里吓得睡不着,担心下一秒自己就会被这恐怖的声音卷走。他常常跟她说自己的不安,恳求她接自己回家,她说家里更乱,只有那里才不会出事,那里是神圣的地方,是枪炮不入的。他渐渐变得勇敢、有耐心,他脑子里不再只想着逃避和恐惧,他把自己的时间充分用在学业上。这么多年,他们互通的书信近一千份,这里面蕴含的是母子二人之间的精神交流。

    很快,他就要毕业了,他在信里说想家和亲人,她说很快就会去接他的。他在学校等了很久,她也没有来,正当他思想濒临崩溃时,她终于来了。她穿着一身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绿色服装,她见到他并没有太激动,而是扫视了一下周围的草木,连忙把他扶进车里,便疾驰离开了。他对她的一举一动很是诧异,在车上她的眼神一直紧盯着前方,司机更是一点儿不敢减速。透过窗户,远处的房屋已经被扫平,冒着滚滚浓烟,路边还有几个逃荒的妇女,眼神里充满了惊恐。他意识到是起战争了。车子穿过一片树林,地上尸横遍野,战火还在燃烧,“这群混蛋应该不会冲我们的车开抢”这个司机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嗯!”她嗓子里憋出了音儿。

    一路上,他都能听到她心的颤抖声。直到晚上,车子开进一个繁华的都市才停。这里基本上都是外国人,他们下车后,瓦利莎的脸也瞬间舒展开了,她长叹了一口气,“走吧!”她背上郑龙的书包  ,“这下安全了”司机嘴角荡漾出一丝微笑。“这是哪儿啊?”郑龙颤抖着嘴唇儿问道,“租借”瓦利莎再次严肃了起来。他们领着他来到一座灯楼上,这里的一切都是欧式风格,只有门口珍藏的一把扇子是古风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一些年轻的小姐拿着被灯光照得刺眼的酒杯醉醺醺的摇晃着身子,像是在跳舞,只是这种舞蹈郑龙从没见过。里面走出一位中国人,他是这家旅店的仆人,他看到有中国人进来很是诧异,当他看到身边的两个外国人时,连忙鞠了一躬,并接过瓦利莎身上背的书包,把他们领进一间宽大整洁的房子里。“漂亮吗?”司机一脸滑稽地问郑龙。“嗯!只是没见过这么白亮的墙壁。”“哈哈!”这位司机情不自禁的笑起来,刚才经过的惊恐似乎一下子都忘记了。“你可以走了”瓦利莎推开放门,示意他离开。“嗯!那我走了!”他步子在后退,对郑龙的视线却没有离开,直到门子彻底关上。“明天准时见啊!”他在门外大声说道。

    瓦利莎脱下了外套,“这是什么衣服?为什么你和他都穿这种衣服?”“军装”,“这是说你当兵了吗?”“可以这么说。”瓦利莎微微一笑。突然她胳膊上白色的凸起引起了郑龙的注意,“这是什么?”“伤口,被子弹打得,刚做了手术,一会儿还要消毒的。问题不大”。“那你不要当兵了,太危险了,真担心有一天……”“嗯?”“我就是心疼你,不想让你流血,更不想离开你。”“从现在开始,我永远都不会离开你的,这不关当兵的事,这是我在来接你的路上被一个日本人射伤的。”“日本人?路上那些死人也都是他们打死的吗?”“嗯,也不全是,你见了日本人可要躲远点儿,这群混疯狗见人就咬。”瓦利莎一脸的无奈。郑龙咬了咬牙,嘴刚张开又马上又合住了,他知道这里边的事是问不完,说不完的。“父亲呢?他当兵了吗?”“没有,他去经商了不是?”“他什么时候回来呢?”“我也说不清,嗯!他回来要跨洋,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和他有联系吗?”“刚走的那三年里倒是回过信,后来就没了音信,不过不会出什么事的,他不是那么容易被困难打倒的。”“嗯!我还是担心,我们一直都在这里躲着吗?”“明天我们要去加拿大,你还要继续深造读书的,你长大了,你要为你的祖国做贡献的你知道吗?”“我知道,我一定会的。”郑龙铿锵有力的说。

    第二天上午他们便出发了,车子开到海口,踏上甲板,他们向祖国敬了最后一个军礼,便进了船舱。船上基本上都是一些外国人,他们喝着法国红酒,切着鹅肝,几个围成一桌,边吃边聊。海风凛冽的吹着,每一个大浪都把船拍打得左摇右荡,这些外国人们把它当成了摇篮。水手们不时的用望远镜向四下眺望,远处传来一阵阵大炮的响声。指南针仿佛加了电池,转得相当快,指针灵活得停不下来。天色渐渐黑下来,在海里走夜路是考虑船长、水手们心理面积和技术的关键时刻。在夜里将会有台风,但是在当时这只船在夜里行驶相比白天也许会更安全。海浪一个接一个得翻腾着,船只好像鼓面上的纸片,蹦跳起荡。船长一口接一口地喝着白酒,一股辣味儿直冲脑门,酒后身体温暖舒服,那几分焦虑也释放了,他脸蛋儿微红,伸了个懒腰就盖着虎皮毯睡着了。

    风的力度还在加大,船帆有一个被吹破了,船速瞬间低了下来。两个水手连忙爬上桅杆,去修复。风猛烈的吹着,月亮在乌云下遮遮掩掩。两个瘦小的家伙不禁打了寒战,他们敏捷得就像两只猴子,三下五除二就爬了上去,很快一面新的船帆就装上了。副船长披着大衣借着月光在船上看起了报纸,风竟然莫名得渐渐小了,“看来今天的台风没有来这里。幸运啊!”他拿着报纸在外边坐了十多分钟就回去了。船里的客人都在睡觉,只有郑龙睡不着,他心里担忧的事太多,心烦意乱。

    船越来越稳,水手们开始只盯着指南针,看着船别跑错航道便是了。还有几个栽倒在床边睡着了。就副船长和两位年轻水手守着整只船,天上的云渐渐散开来,月亮也完全露出脸来。不知过了多久,船外突然传来“咯吱、咯吱”的声音,起初声音很小,频率很低,水手们只顾和副船长谈话,谁也没有注意到危险正步步逼近。“咚!”不知是什么东西狠狠的撞了船一下,两位水手瞬间脸色苍白,副船长从窗户里往外看,外面看什么也没有,海面很平静,只有波光粼粼的一片白,他鼓着勇气小心翼翼地推开船门,努力不让它发出任何声音。他刚把门推开一点儿就听到外面有一群人在唏嘘,他们说的像意大利语,但是他是完全听不懂,他赶忙蹑手蹑脚地退了回去,叫醒了船里的所有人,并警告他们要活命就别出声。“八九成是海盗。”副船长冲着刚醒酒的一号船长说。“每个人发一把枪,都不要出声,趁机行事。”一号船长下令道。人们不敢发出任何声响,只有乱跳的心砰砰的响个不停。

    他们刚准备好阵势,外边那伙人就上了船,从门缝里他们看到那些人都用黑布遮着脸,只露着两个黑乎乎的眼睛,手里都拿着步枪,正一步步逼近船门。船长示意人门留出中间通往船上的夹道,躲在两边的桌子、椅子底下。“嘎吱”门开了,一颗黑头探了进来,见没动静,又撤了回去。只听“咣”的一声,整个门瞬间被打开,水手们立马在黑影里开枪,船上的海盗们瞬间被全部击毙。许久,再也没有人进来,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松口气,桅杆就在一阵弹雨下不情愿的倒下了,屋子当即被压塌了半个,人们再也忍无可忍了,全部冲了出来。

    海盗的船只二十多条,约100多人,他们的枪跟水手们的相比更为先进。在火热的一番交火后,水手们全部中弹,海盗死了没几个,二位船长也全部毙命。船客们没有什么作战经验,只能当靶子,聪明的倒在船上装死。这群海盗将船上有价值的东西洗劫一空。

    就在他们都要离开这艘空船时,一个细心的家伙注意到瓦利莎和郑龙在装死,他一把抓住瓦利莎将其拽了起来,打算把她带走做俘虏,瓦利莎趁其不备当即就是一枪,这个蠢货当场毙命。其他海盗见兄弟被人打死,纷纷举起枪冲着瓦利莎,郑龙猛得想起了生母的遗嘱“孝顺”,他毅然的站了起来,挡到瓦利莎前面,用坚定的眼神盯着面前的这群死神。她愤怒地推拉着他,喊道“你为什么起来?用得着你管吗?你这个混蛋,你太傻了!”,当即海盗头冲着他上半个肚子就是一枪,他企图站得更坚定但疼痛还是把他逼倒了,瓦利莎当即晕了过去。海盗们以为一箭双雕,不想再耽搁,就纷纷离开了。在他们走远后,瓦利莎醒了,郑龙还没有死,他用血红的双手握着她的胳膊,嘴里一直喊着妈妈,它从来都没有喊得这么无助。瓦利莎撕破衣服,堵着他的伤口,听他说完最后的话。

    “你要想办法离开这里,去找父亲。”他说话断断续续,瓦利莎哭得说不出话。“我没有呈现我的诺言。我的心也被打中了,可能再也没办法为祖国做贡献了。你要替我为祖国进一份力。”“好,我替你继续活下去。”,随后船上再也听不到说话声。

    三年后的抗日战争,瓦利莎牺牲疆场,它用鲜血兑现了承诺。建国以后,她的坟墓被丈夫移回了苏联,郑龙则永远沉睡在大海的臂弯里。

   

相关文章

  • 以血为诺

    民国元年,郑龙的父母在老家东北举行了一场在上世纪颇为隆重的婚礼。民国三年郑龙出生了,这即将开启“一艘在海...

  • 以“廉”为“骨”,以“清”为“血”

    对于公职人员来说,廉政建设尤为重要。公职人员的“廉”在老百姓眼中就是其日常所表现出的作风。而作风的塑造则需以“廉...

  • 女子以血为本

    有这么一句话,叫“女子以血为本”,所以女子经常需要补血。就连怀孕生子,都要气血旺盛,比如李时珍曾说“血旺宜胎,气旺...

  • 『气血双补养生经』DAY 2

    ---女人的麻烦,气血不足,百病来缠。 女人以血为本,调气血先调脾胃。 “男人以精为本,女人以血为 源”,所以女人...

  • 厚德灸舍|无为灸对女人有什么好处?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可以生龙活虎,都是来源于体内气和血,以气代血,以血养气,阴阳平衡,人才能健康。 女性属阴,以血为...

  • 谜底揭晓 祝君快乐

    “以行见诺” “以”乃没有人相似 “行”即衍生不靠水 “践”为跑前线后依 “诺”...

  • 御道直行

    以爱为神明 以血为祭礼 纵将生死相负 一生归处为何?

  • 月经过后吃什么补气血?这么吃益气养血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水到万物生,血畅百病消”,“女人以血主事,气血相依”……讲的都是“气血”对女性很重要...

  • 精神气血津液~血与气的关系

    中医所说的“血为气母”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气存于血液之中而行血,即血以载气;一是指,气的化生以血为物质基础。 气能...

  • 月经不调

    月经量少 女子以血为本,血为百病之始。本病有虚实之分,虚者为血少精亏,无以充盈血海;实者为瘀血痰湿阻滞,经血不得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血为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mj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