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成都的夏天,无疑是宜人的。日出日落,早霞晚霞,蓝天白云,还有什么更让我们快乐呢。每天被朋友圈里成都绮美的天空美哭。人人随手一拍,不用滤镜,不用修图,就是一幅幅大片。抬头仰望天空,无论白天黑夜,你走,云走,心情也豁然澄净。
昨夜站在高楼眺望成都,对外地朋友说起,今年的成都真的是被恩赐的。前几年,就17年,查环保期间,成都是蓝天白云,其他时候的天空都是蒙了一层灰的。只有下雨才能给我们一丝清新。然而今年的成都给我们太大的惊喜了。即使烈阳高照,即使灼伤皮肤,当你抬起头,那一抹蓝白相错,变幻的幻影,能消除酷热的焦灼。
今日,我接到了一通面试电话,是之前申请的成都世警会翻译志愿者。自从收到他们的通知邮件,我就一直在纠结。我喜欢去现场做翻译,可是世警会需要两周。我能请的假也只有一周,并且我的假期原本排在十一月,准备出去走走看看寻找写作灵感。一旦选上,太多的原定计划将会被打乱。然后内心深处可能逃避的是自己是否愿意接下这个挑战。

自从大三开始上口译课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它。大学毕业之后,我一直想从事口译的工作。可是太多的羁绊,更甚者是自己的胆怯,没有去到北上广找一份自己爱的工作。就那么半推半就回到了成都做一份与翻译无关的工作。可是内心依然渴望。于是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直到2012年,无心之下得到了一份口译工作,却是要去到埃塞俄比亚工作。我还清楚的记得,我投简历的时候看到工作地点是埃塞俄比亚,心里的期望就是去体验下面试。4月3号下午笔试,提前一个小时交卷,足见自己的敷衍。我想这样就不用我自己做选择了。却在还未到家就面试通知。4月4日下午面试。清晰得记得从南边跑到北边,一路问到中铁二局的地点。电梯里,一位男士告诉我中铁二局是个好单位,还给我加油打气。当时就穿着休闲的我和一位西转笔挺的男生面试。那是他们的国际厅里很大的一个会议室,当我特别坦然看着一连串走进来五位面试官坐在我对面,心跳加剧,只想找个出口逃出去。在一番连续的汉翻英,英翻汉之后,老师来了一个专业级别长达几分钟的英翻汉,我翻出两三句,直接说我不知道了。带着无比欢快的心情走出去大口大口吐气。心里默念“its over,its over,good”。晚上回家的路上,接到中铁二局的人事通知他们要录用我,让我清明之后去签合同。回到家同母亲一讲,就引来了冷战。她坚决不同意我一个女孩子去到非洲工作,并且一去就是四年,那时候回来黄花菜都凉了。其实我是一个特有自己主见的人,没能去成,并不是只是因为母亲的反对,我内心里也可能是害怕吃那样的苦。
后来,机缘巧合下,我做过两次口译,需要全程高度集中注意力,耗费体力和脑力,但是我内心里却十分满足,一种是自己的欣悦。那时候自己再确认不过自己是喜欢英语口译的。让人遗憾的是我弄明白了自己喜欢它,却没有孤注一掷的去为它奋斗和努力。仍然做着自己现有的工作,虽然也喜欢,却少了一丝由衷的激情。一直在英语里翻转,英语翻译,英语写作,英语教学,英语演讲,我是喜欢这个语言的。但我更想的是把英语作为一种载体工具让我去表达更多,让我去了解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周末看了两部烧脑的西班牙语,听着熟悉而陌生的语言,我怀念当初的理想,espanol,te quero. 同学过法语,并正在学的崔老师交流了下拉丁语系的语言的共同之处,发现语言的旋律和内在是如此之美。我当年选择学习西班牙语,是想着学会西班牙语,那就是会了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然而却没有研究通语言的一个最大敌人,那就是运用的环境。任何语言,听,说,读,写,译,缺一不可。学习了一门语言,不去运用它,很快就会忘记它的。
斯密达的语言,自己也学习过,现在发现自己语言一旦开始就不能停下,一但断层,就又回到了原点,庆幸英语是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并且在其中找到了乐趣。
今天,世警会的电话面试,让我自己血液又再沸腾了起来,我想为什么自己喜欢翻译,是应为中英文只是载体,更多的是你需要知道很多很多的知识,甚至是专业方面的知识,你才能走的更远,翻译的才会更合乎逻辑和忠实。今天的面试两天之后出结果,至于到时候怎么请假,怎么调整时间,两天后再烦恼。
但是它的意义在于重燃了我心中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一个理科生,甚至最讨厌背诵的人,谁能知道在这么多年之后,喜欢上了文字,喜欢上了语言,但也不放弃逻辑推理的世界。
也许我在寻找的过程中迷失了一些人,一些事情,迷失了自己,经历过焦躁,迷茫,都不如一点点的去做。就如写文章,一天累积一点,尝试多一点,找到那个让你为之快乐的人或者东西吧。对于确定的它,那么就好好守护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