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课程书籍笔记导图
个人成长系列 - 《金字塔原理》:塑造结构化思维

个人成长系列 - 《金字塔原理》:塑造结构化思维

作者: 88d25036868c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16:51 被阅读15次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一、读书摘要

本书的作者是芭芭拉•明托,毕业于哈佛大学,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咨询顾问。

我们都希望在思考、沟通交流、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时,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有一个标准是逻辑思维能力,那逻辑思维能力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做到“逻辑清晰”?怎么才能提高思考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本书中提出的“金字塔结构”解决了以上所有问题。

二、全书主要内容

第一篇 表达的逻辑

第1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能满足大脑的两个需求:

1、一次记忆不超过7个思想、概念或项目。

2、找出逻辑关系。

最有效的表达方法是: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出具体项目,即要自上而下地表达思想

你写的每一篇文章的结构必定只支持一个思想,即概括了所有各组思想的单一思想。这一思想应当就是你希望表达的思想,而所有在其之下的思想则越往下越具体、越详细,并且对你希望表达的主题思想起着解释和支撑的作用。

第2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条理清晰的文章所表达的各思想之间都具有明确的逻辑关系,组成总体上的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的结构巨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迫使你在理清思路时,从视觉上使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关系清晰化。

第3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的步骤:

1、提出主题思想。

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3、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自下而上思考: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找出各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金字塔原理注意事项:

1、一定要先搭结构,自上而下法

2、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3、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4、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5、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6、在关键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第4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总是向读者说明其已知的信息,其意义是:序言说明某种“背景”,这种“背景”中发生了某种“冲突”,从而引发了某种“疑问”,而整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回答该“疑问”

序言要用讲故事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

序言应当介绍4要素:

1、介绍背景(S,Situation)

2、指出冲突(C,Complication)

3、引发疑问(Q,Question)

4、给出答案(A,Answer)

第5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位于演绎推理过程上一层次的思想是对演绎过程的概括,重点是在演绎推理过程的最后一步,即由“因此”引出的结论

归纳推理是将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或论点)。

演绎推理可以是以上3个步骤:

1、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2、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3、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归纳法时,必须具有以下两个主要技能:

1、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共同点的名词。

2、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1、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

2、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第二篇 思考的逻辑

第6 应用逻辑顺序

所有列入同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具有某种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你要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分组的MECE原则,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以上要求:

1、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相互排斥,没有重叠。

2、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没有遗漏。

结构顺序: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如组织结构图、关键成功要素示意图等。

重要性顺序:明确指明每组中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具有共同特性,确保所有具有该特性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列入该组。在每组中,根据各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最具有该特性问题的排在第一位,即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第7概括各组思想

概括各组思想:确认思想属于同一组,应抽象、提炼、概括思想精华。

清晰的结构图

第三篇 解决问题的逻辑

理想的流程:

界定问题——>结构化分析问题——>分析/找到解决方案——>组成金字塔与他人交流

提高写咨询报告效率的秘诀是:

1、界定问题

2、有条理地搜集和分析数据,转换为金字塔的形式

第8界定问题

界定问题

以上界定问题的方法称为连续分析是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技巧,可以帮助你为以下逻辑顺序排列的问题寻找答案:

问题归类

第9 结构化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是:

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但是更好的方法是建立诊断框架和逻辑树指导,来分析和引导思维。

1、使用诊断框架,呈现存在问题领域的详细结构,展示一个系统内的各个单位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查找具有因果关系的活动

将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进行分类

2、收集资料,以证明或排除结构中导致问题产生的部分

3、使用逻辑树

产生和检验解决方案

揭示思想一览表的内在关系

第四篇 演示的逻辑

第10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理想的文章,应该让读者在30秒内理解作者的整理框架。

金字塔中心思想的分组

第11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金字塔结构到演示文稿的方法:

1、序言尽量写得详细,顺序写下想说的词汇,检查你回答的问题是否是受众想问的

2、用写故事梗概的形式。

3、初步决定你准备采用的呈现方法。

4、准备好每张幻灯片的讲稿,确保整个演示像讲故事一样流畅。

5、完成幻灯片的设计和绘图。

6、排练,排练,再排练!

设计PPT演示文稿应掌握以下基本规则:

1、文字幻灯片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观点、论据、建议等),叙述时应简洁。

2、演示文稿图文并茂,使用各种图、表、示意图,更形象更直观,更有冲击力。

3、演示文搞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的故事梗概和剧本。

演示文稿中,图表幻灯片占90%,文字幻灯片占10%

1、说明演示文搞的框架结构(文字幻灯片)。

2、强调重要的思想、观点、结论、论点、建议等(文字幻灯片)。

3、阐明单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的数据、关系(图表幻灯片)。

第12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做到条理清晰需要经过两个步骤:首先决定要说明的思想或要证明的论点,然后用文字表现

文章要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愉悦。简单的方法就是:主观臆想那些当初用来得出思想(观点、论点、措施)的图像


启发与收获:

我们写文章或在工作中汇报成果,层次上一定要具备逻辑关系,因为人们总是会对有逻辑关系的事情印象深刻,这样也能证明你思路清晰,思维缜密。

本书所呈现的“金字塔结构”的4个基本原则:

1、结论先行

2、以上统下

3、归类分组

4、逻辑递进

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之上,通过书中提到的各种方法,针对于问题或事件构建思维金字塔,进而得出解决方案。我们应把这一套结构运用进生活的各个方面,增强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END.

相关文章

  •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什么?结构化的思维工具 先说说金字塔原理是什么?简单来说,金字塔原理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工具,它能把我们...

  • 个人成长系列 - 《金字塔原理》:塑造结构化思维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一、读书摘要 本书的作者是芭芭拉•明托,毕业于哈佛大学,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咨询顾问。 我们...

  • 思维书籍推荐

    推荐书籍:《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思维导图》 附注:优秀推荐《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是一个中国人根...

  • 结构化思维

    金字塔原理 麦肯锡思维中很重要的一条原理叫做金字塔原理,它的核心是层次化思考、逻辑化思考、结构化思考。 什么是金字...

  • 日更040|助力职场的五个职业习惯

    思维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努力水平 001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工具:金字塔原理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

  • 结构性思维是好还是坏?

    结构性思维,应该最早是来源于金字塔原理这本书。 书上讲到的所谓MECE原则,就是一种很好的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

  • 【27】如何运用结构化思维汇报工作

    结构化思维的三个核心原则:结果原则、关键原则、分类原则。它的基本理论来自金字塔原理,如何运用结构化思维汇报工作。 ...

  • IDP-《结构整理知识主线》

    Part1 工作无条理如何积累经验 工作无条理的两大原因 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运用方法之一:金字塔原理 Part...

  • 来自311二战、跨专业和同等学力同学的答疑

    1.为什么考试答不完/答不下/分数不理想 对应的思维:结构化思维之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带来的效果是观点鲜明,重点突出...

  • 《金字塔原理》(2):金字塔原理是什么?

    金字塔原理是什么?简单来说,金字塔原理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工具,它能把我们的思想变得更有层次,更容易让别人理解和接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个人成长系列 - 《金字塔原理》:塑造结构化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ja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