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不熬夜,但还是喜欢在夜深人静,一切恢复平静,无人打扰的时候起来码字,或者写一些东西,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语言和词汇,只有属于自己小小的感慨。
最近被小欢喜这部剧强势刷屏,对于一个本不爱看电视剧的我,竟然想去看看这部剧,说是好奇心的驱使,不如说是想要看看能引起共鸣的都是些什么题材。身边的人是这样跟我介绍这部剧的,你看小欢喜了吗?国产剧豆瓣评分8.2,豆瓣评分哎,很严格的,能打到这个分数很不容易了。(本人表示并不知道不同渠道的评分标准)

这是一部以高三为主题来反应三种不同家庭的电视剧,看完前两集,我觉得这部剧之所以能火主要还是因为真实。三个家庭四个孩子都很具有代表性,学霸与学渣并存,家长中控制欲超强,什么都想为孩子做决定的,相对开放可以和孩子争论的,错过孩子成长后想要弥补却无所是从的,应该是真正看了才能感受的,虽然电视名字叫小欢喜,但里面也有很多的小悲伤。
在我们高三的时候,父母基本已到中年过40,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紧张的高三生活,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动不动互相都想叫嚣。想想自己的高三,还是历历在目,就是那种自己考完试,爸妈不敢主动问考了多少分,彼此都小心翼翼。中国式的教育经常把学习不好与坏孩子划等号,爸妈可以原谅我们的很多错误,唯独难以释怀成绩不好的事实,习惯性的把我们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世界上只有两种孩子就是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也只有两种父母自己家的父母和别人家的父母,由于距离感我们只能看到“别人家”的优点,而不断放大自己家的缺点。体会很多,但都无法用文字来表达出来、、、
我可能更多的是自我加压,因为本身爸妈对我各方面相对宽容,没有什么事情非要替我做决定,而是让我自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而成绩就是我可以得到其他自由的筹码,表面对什么都无所谓,其实对于考试压力还是挺大的,不敢想象自己高考完会是什么样子,未来的世界会是灰暗还是五彩斑斓。那个年龄段会想象着自己如果考不好,家人的失望,他人的想法,自己该如何面对,经常不由自主去放大自己的负面情绪。

对于高考这两个字畏惧了很久,成绩现在看来不是很重要,高考考的好与不好也不能代表什么,但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在意的事情,曾经在意过的东西在当时来说一定很重要,也在毕业多年后不敢去回想高考的那一年,也多次做梦回到高考的考场上,直到大学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才做到真正的释然,并给自己写了一篇小文章——与那年高考时的自己和解,再一次找到这篇文章和对高考无法释怀的人分享,或许现在看起来会很好笑,但幼稚的文字里,隐藏了自己曾对高考的那份恐惧,希望大家都能释然。
高考结束的钟声如约在6月8日的下午5:00响起。。。。。。
高考对于你意味着什么?
离开高考后的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
对于高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虽然已时隔多年想起来还是充满遗憾,也在每年的高考时能够看到朋友圈里感慨,如果当初高考再努力一点,现在的生活轨迹会不会改变,一切是不是都会更好,但我想坦然的跟自己说一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在面对高考的时候或许都背负着家人的期待,自己12年的努力,但高考从来都不是终点,高考完人生只是换了一个赛道,换了一种比赛规则,每个人的可能性反而更多了,如果没考不好请学会与自己和解,学会释然;考好了人生掀开了更好的篇章,保持这份对待高考的自信与坚韧。
高考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经历,一种精神,一个经历过高考并为之努力过的人,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能跟当初的高考给予的压力比呢?这么多人一起比肩上战场的时刻只有高考。这段高考记忆所沉淀下来的自信、坚韧和勇敢的力量,也必将陪伴你走过未来人生的惊涛骇浪。

尽管高考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门槛,但是它并不是一个生死门槛,也不意味着考不上名牌大学人生就此灰暗,或者考上了一般大学此生就再也没法过好。上好大学固然是很好的事情,但上普通大学并不意味着没有前景,因为不管是上好大学还是普通大学,重要的是在大学里怎样度过四年。
人生重在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以不要把高考看得太重,也不要把上什么大学看得太重,因为后悔和遗憾改变不了既有的结局。再往后退一步,高考并不是一次性的机会,也就说这个机会错过了还能重来,高考是可以有多次性的机会的,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可以重新来过。但人生中有多事情都只有一次机会,相比而言高考真的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
用此文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与曾经对高考的噩梦和解,我的人生是从高考之后开挂的,学校不是我擅长的主战场,那就让余生用其他特长来闪光。
晚上实在懒得找配图,拖到现在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