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房就是盖在自家住房对面,放破烂的仓储间。我的老家内蒙古中部地区叫凉房,我去过的山西省右玉县叫南房,东北地区叫仓房,煤棚,降栏儿。
1966年春天,县房产局把我家住的土坯房定为危房,拆了。原来一排房住三家,新建的还是土坯房,住四家。秋天入住新房前父亲决定盖一间凉房,放煤、放柴、放自行车以及平时不常的东西,如饸饹床子、铁锹、锄头等,冬天还可以作冷藏间,过年时放年货,真是太有用了。
那年我7岁,也许是好奇,也许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反正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总爱参与大人的事,亲眼目睹了父亲平地垒石头打根基,一层黑泥一层土坯,一层黑泥一层土坯的砌墙过程,跟踪了上檩、铺椽、压棧,抹房顶抹墙皮、安门、安窗整个盖凉房的全部!泥硬了我会添点水,砌完一层土坯起线时,我会从另一端把线提高,掉地下的钉子我会及时拣起来……总之,第一次盖凉房我也‘’出力‘’了。
这间凉房我家只享受了三年,1969年3月,父亲被打成”内人党‘’,处理结果挺狠的,全家遣送原籍!我记得非常清楚,头天晚上县里庆祝“九大”胜利召开,那是3月31日,第二天我家离开了县城,凉房自然放弃。同年7月,内人党平反,我家又回来了,但占我家凉房和住房的张家,死皮赖脸不归还。我家只好暂住父亲单位一间16平方米的客房,因为是暂住,也没有盖凉房。
1972年,小学四年级。因为常给班主任高老师家打兔草,老师奖励我一对小兔子,我学着父亲的样子盖了兔子窝。第二年,我的兔子繁殖到30多只,兔子窝也不断增加。
上了初中后力气大了,想法也多了,用拆兔子窝的材料,自己又打了一些土坯,在父亲指导下和我哥俩盖起了我家的第二套凉房。这凉房算是豪华,里外两间,外间还砌了灶台,盘了炕,拉了电灯,达到可以住人的程度,也成了同学们聚集、娱乐的场所,打扑克、下棋、吹大牛……抽烟就是这时候学会的。
高考那年我家住房面积扩大,分到了两间房。利用等录取通知书的时间,我又盖了第三套凉房。这次是超豪华的,比第二套更高、更大,而且是砖砌墙!砖是拣来的,以半头砖的居多。灶台面是钢筋混凝土水磨石的。
凉房盖好了,修房子的事还很多,上大学时每个假期我都没闲着,总在修点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