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漱溟乐于助人,每月工资发下来,大多数用于资助困难亲友,每家5到30元不等,坚持多年。
某次,资助袁鸿涛28元,后来袁鸿涛补发工资,梁漱溟上门找他要回28元,因为他的初衷是资助有困难的人,这是他的原则。
原则形成容易,操守比较难,很多人执行一段时间就会走样,对人不对事。
事实上,原则最重要的是对事不对人。唯有这样,原则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支持,无论是当初支持你的人,还是反对你的人。
原则是一盏让你在黑暗中不迷失自我的明灯;是在艰难困苦时心中仍存的信念;是人生路上不可动摇的准则。
坚守原则不仅会避免自己走上人生的歧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的一种表现。如果每个人都能坚持原则,按规则、规律办事,世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了。
坚持原则是一种素质,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能力。

真正的原则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要靠内心坚守和实施的,无论什么时候,也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宋朝时有一个叫查道的人。有一天,他去送礼物,路途遥远,饥渴难耐,工人对查道说:“我们从礼物中,拿些东西来吃吃好吗?”查道答道:“这些礼物是要送给别人的,怎么可以拿来吃呢?”于是两人饿着肚子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段路经过了一枣园,枣子都已经成熟了。查道叫工人去采些枣子来吃,临走之时拿了一串钱,挂在枣树上。工人看见了很觉得奇怪,问查道说:“这是什么意思呢?”查道回答说:“我们吃了人家的枣子,当然要给钱!”工人说:“枣园主人也没看见,何必给钱呢?”
查道说:“虽然主人没看见,可是我们不能不诚实啊!”
诚实的人喜欢原则,自私的人讨厌原则,他们总喜欢投机取巧、浑水摸鱼,也许可以获得一时的收获,却往往不会长久。开始是怎么索取的,最终又会怎样的吐出去。
人生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没有原则、底线的自由犹如断了线的风筝,最终会落在山坡上、田野里、沟河边永远再也无法飞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有原则、有情怀、有爱心的人,活得踏实、真实、有趣、有自我。
作者:楚占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