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流行跨界——除了专注本职,还要多了解其他领域,很多闲情雅致的兴趣爱好,可能会在无意间给你带来灵感,甚至将来某天帮你转换跑道。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一个陌生的领域,如何能快速入门呢?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里面提出一个概念:最少必要知识。

他举例:
做设计的最少必要知识是懂得:简洁、留白。
英语的最少必要知识是:认识字母、音标、会查字典、懂基本语法、会查语法书、会用搜索引擎;学会这些,你就算入门了。
我以为然。于是想运用到学习中。
我尝试思考:理财的最少必要知识是什么呢?是了解金融规律还是会看财报?金融知识和财报的更底层技能可能又是数学知识。我发现作为一名小白,我对这个领域的最少必要知识,不得要领。
前几天看了一名战友关于办公室养花的技巧,我在想,学习养花的最少必要知识又是什么呢?是了解花的习性?还是学会浇水?我的这些困惑,也许在一个行家眼里,完全是愚蠢的。
所以,我认为,对于一个外行人来说,找到一门学问、技能的最少必要知识,然后快速入门,是相当困难的。在你没有入门之前,完全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它的底层框架在哪,只能从基础概念开始学习,然后由点到面,逐渐展开。
所谓直接找到“最少必要知识”,我认为是高手的云淡风轻。只有你熟练了解某个领域后,站在顶部俯视,才能一眼看到它的底层架构,知道它是由哪些基本元素发展而来,一生三,三生万物。
当然,如果你在入门前,找到一位高手点拨,这个“最少必要知识”就可以信手拈来了。
不过,我们也不必焦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想了解的领域,都已经大牛林立,可以随手找到无数的“入门基础”知识,大不了多看几份,总有一份靠谱的。
但是像区块链这类新事物,估计还没有人真正完全搞懂,它的“入门基础”在哪,估计也是见仁见智。我们大概也只能通过各种零散的知识,自己逐步甄别、整理吧。
关于这个议题,你的看法如何?期待你的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