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顾名思义,山东西南部,是明显代表性的地域性名词。
狭义的鲁西南是指菏泽地区,广义的是菏泽,济宁,聊城南部,当然不止一处有解释,枣庄也有着一席之地。
狭义来说,1937年11月,中共鲁西南工委成立于现在的宇宙中心曹县,以此为中心,辐射到菏泽,定陶等周边地区。后来随着鲁西南特委及鲁西南地委的设立,逐渐扩大成为广义的鲁西南范围。即使在1949年8月撤销鲁西南地委,合并到平原省之后,鲁西南已成为民间习惯说法,沿用至今。
鲁西南战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关键一战,收官之战是济宁金乡县羊山战役。而单县是当时的湖西革命根据地,湖西指的是微山湖以西包括单县,丰县等地区的范围。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鲁西南地区。
在山东省内,也不只是在东营,只要我张口说话,总能第一时间被认出,你是鲁西南口音,或者更进一步,你是鲁西南哪里人?这是深深地烙印。正如东方人与西方人,南方人与北方人,胶东人与鲁西南人一样的道理。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对于鲁西南的印象是落后,穷。更有官员直言不讳,菏泽是山东经济短板。
鲁西南一直以来是产粮区和产棉区。在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的滞后性表现得尤其明显。再加上人多地少,资源不多,逐渐形成了劳务输出为主的“特色”,颇具地方特点的鲁西南口音随着鲁西南人的扩散也成为了我们的“标识”。
有句俗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鲁西南大部分人靠着土地,没有形成特色产业,落后也就在所难免。
山东省政府明确了三大经济圈,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以青岛为中心的胶东经济圈,以及菏泽,济宁,临沂,枣庄四个地市的鲁南经济圈。
可以看出,有意无意地弱化了鲁西南意识。但鲁南经济圈的尴尬地位也就这么展现的淋漓尽致。
菏泽最近几年的崛起可圈可点,济宁,临沂自身优势及发展趋势独具特色,小老弟枣庄虽说也在奋力直追,未免有些力不从心。
所以说,行政意义方面的鲁西南存在于1937年至1949年期间,此后只是地域性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