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杜佳单位团建,来到临沂,入住名仕酒店,楼下就是琅琊古城,简直不要太方便。十点刷脸入场,我和珞珞像包场一样,沂州府署、管鲍分金馆、荀子书院鲜有人来,直到拉来几车的小学生。看了几场小型演出,被孩子们围的水泄不通,演员们很卖力,小观众们也非常配合,互动感绝了。我带着珞珞在外围学走路,就像之前在花园里一样,可惜珞珞还是不太愿意走,已经13个月了,同龄人已经走得很6了,没关系,我们有足够耐心,今天也是我独立带娃的101个工作日。

昨天高铁过来,舟出劳顿。站内换乘一次,站外换乘一次,大巴在临沂北站接车,在王小二小胡同炒鸡总店,吃了正宗的临沂炒鸡,果然美味,无怪乎那么多人交口称赞,蒜香鲤鱼我觉得也不错,珞珞很喜欢。糁汤后来在酒店喝了,确实还行,不过号称卷一切的煎饼我吃不惯,咬合力实在不足。饭后大巴绕河行驶,看到美轮美奂的河东夜景和亭亭玉立的临沂市广播电视塔,总高度326米,大陆第9高塔,全球排名27。下午1点出发,8点到酒店,珞珞全程都很配合,鲜有哭闹,别人都夸她是天使宝宝,来报恩的。但到酒店就玩嗨了,11点多才肯入睡。

说回今天行程,下午因为珞珞一直睡觉,4点半我们才进入琅琊古城。5点多杜佳她们就来了,在望京楼定了好多桌,还挺热闹。刚吃饭时,珞珞就哭个不停,只能带她出去看了个杂技。事后复盘,应该是吃得那口鱼,太辣了,也怪我们粗心了。饭后去琅琊大剧院观看《国秀·琅琊》,太震撼了,配合声光电的舞台效果,仿佛身临其境,头顶不时飞过的演员,给了大家很多惊喜。看过那么多演出,我愿意给它排前三,因为这是珞珞第一次陪我们看演出。

转场《水秀》,一段绵亘千年的凄美故事,造就金雀和银雀两座大山,护佑着沿河两岸的风调雨顺。只是水炮太响,浪花太大,我只好抱着珞珞去最后一排避避风头。最后一场,《只此琅琊》,四幕场景,跟随演员们行进500米,见证着琅琊国的历史兴衰,不得不说,演员们的信念感很强,而且极度敬业,舞台下的她们,嘴角也挂着笑,看得出来,很热爱这份工作,一点不会敷衍,全心全意为观众奉献一场大戏。

次日转战沂蒙山,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因为很多台阶,放弃推车,改成腰凳,珞珞挺兴奋的。《唱着小调游天蒙》第282场,跟随演员们前进,体验六幕历史情景,很有参与感,摸了枪,研了磨,推了小车,照了合影。然后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参观,学习抗大一分校的迁移路线。中午吃了知了猴和蚂蚱,没有蚕蛹可惜了,刚好今年没有捉到知了猴,圆梦了。

下午去看《英雄孟良崮》,战火纷飞的年代,炮声不断,怕吓到孩子,刚好总控室有人邀请,我就抱珞珞进去,演出45分钟,珞珞睡了40分钟,期间的巨响还是会让她身体不由颤抖。接着去孟良崮战役遗址,看到陈毅元帅的那句话: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所以习近平主席指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腰凳驮着珞珞参观了张灵甫被击毙的山洞,打卡了孟良崮战役纪念碑。胜利从孟良崮开始,我军从战略防御转为全面反攻。

晚上大巴到曲阜东站7点,高铁8点出发,天津西站10点出站,顺风车到家11点半,期间候车的时候,杜佳扶着珞珞推行李箱学走路,珞珞的第二次旅行结束了。至此,爬过山,见过海,乘过飞机,坐过高铁,脚步已经涉及四个省份,远胜小时候的我们,未来,继续带珞珞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娃娃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