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傅盛在猎豹机器人之夜的发布会上,完成了惊人一跳。让现场媒体和嘉宾大跌眼镜。放眼整个互联网圈,甚至全球范围,发布会上CEO玩跳水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两年前,傅盛进入AI领域也是如此一跳。
这几年傅盛的变化很大,曾经在乎别人讨论他与周鸿祎是非的傅盛更加淡然的面对这些讨论;那个一直努力好学的傅盛变成了创业导师,开始用“认知升级”、“非连续”等理论进行个人方法论的输出。那个没有太好的学历背景也没有太多社会背景的傅盛带领猎豹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全球化的典范。
之前,无论猎豹是做CleanMaster,还是做轻游戏以及后来布局内容领域,傅盛的做法是先用小团队进行试探,锻炼团队后在去ALLIN,在推出Clean Master之前,傅盛让团队在国内试着做电池医生,完成了渠道和移动的市场需求后,才去海外做了CleanMaster,这是让猎豹移动真正崛起的产品。但这一次,傅盛没有经过太多的试探,一下子就ALLIN机器人领域。

曾经誓言倾家荡产也要做机器人的傅盛终于在3月21日交出了一份答卷。发布会上,猎豹移动一口气发布了五款机器人产品,分别为接待机器人豹小秘、零售机器人豹小贩、儿童陪伴机器人豹豹龙、小豹AI音箱以及猎户机械臂。
对于尚不成熟的产业,傅盛没有试探,一下子扎了进去,并一口气推出五款产品,对于一个没有机器人基础的互联网公司的转型可谓大胆和冒进。但仔细观察猎豹移动推出的这几款产品,依然带有傅盛和猎豹的痕迹。那就是从侧翼进入行业,从某一个细分领域深入下去,这个方法傅盛和猎豹屡试不爽。猎豹的很多次成功能看到这样的路径。
为此,“真有用”成了猎豹和它的子公司猎户星空在机器人领域的标签。

傅盛表示,对于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机器人产业,一定要为用户提供真正需要的服务,把所谓的黑科技,变成一个简单使用的服务,而不只是一个技术参数。为了打造“真有用”机器人,猎户星空将自己扩充为行业唯一的全链条AI技术,结合猎豹移动自身人机交互的产品能力。
产品经理出身的傅盛,对“真有用”的理解是垂直场景,为不同细分的垂直成精提供服务,通过产品与用户进行交互,并一同成长,让用户反馈逐渐抓住用户的真正需求,再从需求中抽象出相同的东西,这样才有机会做出来真正有用的产品。

上述理念在猎豹的具体产品中得到体现。接待机器人豹小蜜就是面向商业地产、景区、展会等B端应用场景,集人脸识别、签到、引领等服务于一身,甚至在不同的时间和场景下,接待机器人会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例如在晚间档写字楼的人都下班后,豹小蜜就会变身保安,对陌生来客发出警报。将语音、人脸识别等AI底层技术在不同的垂直领域做恰当的应用,让机器人以及AI的功能在某一个特定领域得到充分发挥,切实解决某一个细分领域的真实需求,带来真有用的产品体验,产品经理出身的傅盛似乎找到了从移动互联网到机器人领域的关键。这种方式不一定对,但在尚不成熟的产业初期,能将高高在上的产品落地,就已经为以后的竞争赢得了先机。
从整个AI产业来看,现在这个阶段,能够赢得资本和市场青睐的还是那些底层技术的公司,应用层还远没有达到爆发阶段。这个时间进场做机器人,显然有些超前,至少在消费端是属于超前。傅盛和猎豹移动用垂直、细分的侧翼策略,通过挖掘的细分领域真实需求来提前布局,尤其是针对B端用户提供租赁服务等都值得在产业初期学习和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