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命意识的呈现,我看《狗日的粮食》

生命意识的呈现,我看《狗日的粮食》

作者: 遥不可及梦想 | 来源:发表于2018-06-11 16:58 被阅读0次

摘要:

生命意识包括生存意识和生命价值意识两个层面。在《狗日的粮食》中,生存意识体现为“吃”,而生命价值意识体现为“性”。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刘恒《狗日的粮食》中,讲述了一个有关粮食的故事:洪水峪村的杨天宽用二百斤谷子换来一个名为曹杏花的长有瘿袋的女人,从此一起生活。他们的生活始终围绕着“吃”和“性”,而“吃”是最主要的,小说围绕他们为了“吃”和“性”展开了描写。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杨天宽和曹杏花,这两个人物对待“吃”和“性”这两件事上偏重点不同。下面就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这篇小说中生命意识的呈现。

1、 自始至终都是对“吃”的渴望的曹杏花

曹杏花是因为粮食才出现的,之后她所做的事,除了“性”就全都是“吃”了。对于曹杏花“性”的追求,笔者认为更多的是为了表现杨天宽从“性”的追求到”吃”的渴望的内容。对曹杏花来讲,“性”似乎只是例行公事,而“吃”才是她最看重的。他们第一次做事是在回村路上,“让天宽扛到草棵子里呼天叫地地做了事”。这一次的性事是为了消解天宽担心瘿袋碍生的疑虑,并没有对性的享受的追求。第二次做事是在囫囵坨,从地点的选择以及天宽焉后她独自下山背回山药种可以看出,“性”让位与“吃”。最后一次做事更是可以看出,在曹杏花心中,“吃”的地位比什么都重要。在“不紧不慢做得渐浓”时,忽然开口问“明儿个吃啥?”,显然,即使在做事的时候,她的关注点还是“吃”。为了“吃”,她可以不顾伦理,不肯接济叔伯兄弟杨天德;她可以不顾道德,偷摘他人南瓜、葫芦;她可以不顾尊严,淘驴粪里的玉米粒。为了“吃”,她可以爬到猪棚上骂街;她可以选择在囫囵坨搭草棚,五宿不下山;她可以“担水一晨一夕十五担”;她可以想尽一切办法顺走公社的粮食。

丢了粮票这一节,将曹杏花对“吃”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她发现粮票不见时,“当即便嗷地怪叫一声,跌倒在地上吐开了沫儿”。她将粮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比她命更重要,以至于把粮票丢了后,自寻短见。一辈子泼辣强势的曹杏花倒下了,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她一生都在追求的粮食。她为了寻找粮票,“打了两个来回,把十几里山路上每块石头都摸了,又到灌木林儿里脱光,撅着腚撕衣裳补丁。”。回家后,杨天宽扇打她的时候,仍旧不忘粮食,不停叫唤“天爷,瞭哪个拾了粮证,让他给我家还来呀,我的粮唉”。甚至于死的那一刻,还惦记着粮食。

曹杏花因粮食而来,又因粮食离去。她在洪水峪的日子里自始至终都是对“吃”的渴望。

2、 杨天宽从对“性”的追求到对“吃”的渴望的转变

杨天宽借粮换媳妇的时候,生活不太宽裕,但可以解决基本的饮食问题。当可以保证“吃”的问题后,便想追求“性”这一更高层次的享受。因为“饱暖思淫欲”,如果连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都保障不了,是不会去思索其他事的。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也证实了这一点。杨天宽为了满足对性的追求,不惜抛却自尊,四处和人借粮。当人们戏言“他背了二百斤谷子”时,他感到“脸面丢尽了”。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他停止对“性”的追求。他发现曹杏花长有瘿袋时也没有把她卖掉,他不在意这些,“只盯眼边马似的肥臀和下方山道上两只乱掀的白薯脚”。只要瘿袋能够满足他对性的追求就足够了。因此在草棵子中做完事后,天宽不仅没有觉得女人的瘿袋让他丢脸,反而觉得那是他舍不下的一块乖肉。因为村里分一块路远的地给他们而引起的纠纷,让杨天宽看到曹杏花的泼辣强势,让杨天宽觉得“以后的日子怕是难得好过”。但是杨天宽再一次对“性”屈服,因为“凭什么骂,女人还是女人,身条儿和力气都不缺,炕上也做得地里也做得,他要得不就是这个么。”之前的行为都是没有对杨天宽的身体进行攻击,到了小说后头,因为把曹杏花从骡子屁股下接回的一篮热粪倒进猪圈,被曹杏花扇了两巴掌。在洪水峪村里,“男人打老婆是一顿饭,常事。”从小生活在村子里的杨天宽不可能没有受到这一风气的影响。可是他对曹杏花扇他两巴掌这件事上并没有怒气,他吃着从驴粪淘来的玉米粒做的饭,还是觉得“女人是好的”。这一次的事件是杨天宽从对”性”的追求到“吃”的渴望的一个过渡,我们可以看出他不是单纯地屈服于对“性”的追求,更多的是因为“吃”的渴望得到满足。

到了最后,因为粮食不济,天宽“闹不清自己是怎么长的,也闹不清自己肚里是什么下水”,“女人的屁股他看都不要看”。这里出现了转折,杨天宽对性的欲望慢慢消退了。他们最后一次办事,“不紧不慢做得渐浓”时,天宽被一句“明儿个吃啥?”,彻底地消去了兴趣。杨天宽 “从此清心寡欲,与女人贴肉的事算是淡了”,把“吃”的渴望放在了第一位。随着他把“吃”的渴望放在第一位,那曾经为追求“性”而不得已抛弃的自尊,也就重拾回来了。他看着“六个孩儿个个饿相,大的小的都有舔鼻子的病,心里就有了火苗,燎着熏着朝上顶”。到了曹杏花把粮票丢了,他这火才通过扇打曹杏花喷发出来。“天宽家的男人又成了男人,把女人的威风煞了。”通过扇打这一行为,标志着彻底转变。

结语: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人类可以为了生存不顾道德伦理,可以为了生存费尽心机,不顾作为人的尊严,可以为了生存舍弃其他追求,总之,可以为生存而生存。这就是生命意识的呈现。

相关文章

  • 生命意识的呈现,我看《狗日的粮食》

    摘要: 生命意识包括生存意识和生命价值意识两个层面。在《狗日的粮食》中,生存意识体现为“吃”,而生命价值意识体现为...

  • 狗日的粮食

    越长大越喜欢 虚幻的事物 喜欢虚幻事物 就想到烟花 喜欢烟花一点燃 就会爆炸 喜欢爆炸的绚烂 过后黑暗 要在夜黑风...

  • 狗日的粮食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自古以来粮食乃社稷稳固之根本。历朝历代统治者莫不重视。 ...

  • 狗日的粮食by刘恒

    日后人们记起杨天宽那天早晨离开洪水峪的样子,总找不到别的说法儿。他们只记住了一件事,不知道是不是顶重要的一件事...

  • 解读:刘桓《狗日的粮食》

    01全书概览 《狗日的粮食》的作者是刘桓,这是一部新...

  • 解读:刘桓《狗日的粮食》

    《狗日的粮食》的作者是刘桓,这是一部新写实主义小说。作者刘桓关注底层农民的生活,探求命运的出路。 ...

  • «狗日的粮食»读后感

    托朋友的福第一次接触到刘恒的作品,一口气读完真的觉得特别妙,虽然全文有较多粗俗的话语,但这些文字在作者笔下就变得很...

  • 罂粟般的女人

    罂粟般的女人 ——评刘恒《狗日的粮食》中瘿袋形象 ...

  • 读刘恒《狗日的粮食》感

    “‘狗日的......粮食!’ 哪里是骂,分明是疼呢。是不是骂,骂个谁,得问在她坟上蹓跶的天宽,老家伙心理或许...

  • 当《狗日的粮食》撞上《不文集》

    《狗日的粮食》是本人今天偶然读到的一篇写实短篇,小说讲述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怂人杨天宽与其用200斤谷子讨来的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意识的呈现,我看《狗日的粮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mh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