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时常渴望寻得一处心灵的宁静之所。
而王维的诗,恰似那一方静谧的天地,以简洁的文字承载着深邃的哲理,引领我们在喧嚣尘世中觅得内心的安宁。
曾经有文友推荐我读王维的诗,我还为此买了一本《王维诗集》。
我习惯于从书的第一页,一页一页读过去,一个字一个字数下去,而这本书开篇第一首是《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以前没读过这首诗,就这题目都读不清白,里面的诗句有N多典故出处,字都还有不认识的,内容就更是懵圈,抱着书有种读不下去的感觉。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那我可以从简单易懂的诗开始读啊!
自今日始,我也来读王维的诗啦!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维这10首富有哲理且简单易懂的诗作,探寻其中的智慧光芒。
01《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人中年开始倾心于佛道,晚年隐居于终南山边。兴致来了便独自出游,沉醉于山间的美景,这份自得其乐旁人难以体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堪称千古名句,它描绘了诗人信步走到水源尽头,却并不慌张焦虑,而是从容坐下,静赏云朵悠然升起的画面。这不仅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更是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四处皆有风景。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遭遇困境,仿佛走到了“水穷处”,此时不妨学习王维,停下脚步,转换视角,说不定就能发现“云起时”的别样风景,领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处。
02 《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秋夜,独自静坐,对着逐渐变白的双鬓悲叹,空荡的厅堂里即将二更。窗外雨中山果坠落,灯下草虫低鸣,愈发衬出夜的寂静与内心的孤独。
诗人感慨白发无法变黑,长生不老的金丹也无法炼成,意识到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这深沉的思考中,他领悟到只有通过学佛修行,达到“无生”的境界,才能摆脱人生的苦恼。
要勇敢直面生命的有限,在有限的时光里探寻生命的真谛,寻找心灵的解脱之道。
03 《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人隐居山中,常独自掩上柴门,面对苍茫的落日余晖。
山中鹤群栖息于松树上,很少有人来拜访这简陋的居所。翠绿的竹子长出新的竹粉,红莲花瓣飘落。远处渡头升起袅袅炊烟,采菱的人们纷纷归来。
诗中虽有寂寞之感,但更多的是对自然生机的描绘和对归隐生活的悠然自得。即使生活看似寂寞,只要用心感受,也能发现身边无处不在的美好与生机,在宁静中享受生活的自在。
04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诗人晚年偏爱宁静,对世间万事不再热衷。自觉没有什么济世良策,只愿回归山林。
在松风的吹拂下解开衣带,在山月的映照下悠然弹琴。当友人询问穷达之理时,他以渔歌渐远作答。早已看淡世间的功名利禄,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各种选择,是在名利场中追逐,还是回归内心,追求简单宁静的生活?王维的选择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让我们在喧嚣中保持一份淡泊。
05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人笔下的山林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影,却能听到人的声音。夕阳的余晖透过深林,洒落在青苔之上。
这首诗以动衬静,人语的声响更凸显出山的空寂,而阳光与青苔的画面又为这寂静增添了一抹生机。动与静并非绝对,在看似空寂的世界里,其实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喧嚣与宁静相互交织,学会在喧嚣中寻找宁静,在宁静中感受生命的律动。
06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中,时而弹琴,时而放声长啸。这片深林里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唯有明月静静地洒下光辉陪伴着他。
孤独不再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而是一种享受。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孤独中实现了心灵的自洽。
我们要学会与自己相处,即使身处孤独之中,也能寻得内心的诗意与宁静,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07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在高高的树枝上,辛夷花绽放出鲜艳的花萼。山涧边寂静无人,它们自开自落,不受外界干扰。
诗人以辛夷花为喻,展现了一种任运自然的生命状态。花开花落,皆是生命的常态,无需刻意追求或在意他人的目光。
人生亦应如此,顺应自然规律,不被外界的喧嚣和评价所左右,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命的起伏。
08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描绘了一幅春日山间夜景,人在清闲时,能察觉到桂花轻轻飘落,春夜的山林格外静谧空旷。月亮升起,惊起了山中栖息的鸟儿,它们不时在山涧中鸣叫。
这首诗跟《鹿柴》一样,也是以动衬静,将春日山林的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在宁静的表象下,生命依然有着自己的律动。
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在忙碌之余,寻得片刻宁静,用心聆听生命细微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09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诗人在探寻香积寺的途中,穿过云雾缭绕的山峰,沿着古老树木掩映的无人小径前行,只闻深山传来隐隐钟声。
泉水在险峻的石头间呜咽流淌,日光照在青松上透着寒意。傍晚时分,在空潭边,他领悟到只有通过参禅修行,才能制服心中的妄念。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山林的清幽险峻,更传达了通过修行来净化心灵的哲理。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常常需要在内心寻得一片宁静之地,修炼自己的内心,抵御外界的诱惑与纷扰。
10 《偶然作六首・其六》
老来懒赋诗,惟有老相随。
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
名字本皆是,此心还不知。
诗人晚年不再热衷于赋诗,感慨唯有衰老相伴。自嘲前世或许是个蹩脚的词人,前身大概是个画师。
虽难以舍弃旧习,偶然间被世人知晓,但也明白名字不过是个称呼,而内心真正的追求才最为重要。
这首诗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释然,让我们明白,不要过于执着于外在的名声和成就,要保持清醒,倾听内心的声音,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王维的这10首诗,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渴望与困惑,又似一位智者,在耳边轻声诉说着生活的哲理。
它们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能为我们在现代生活中指引方向,让我们在喧嚣尘世中守护内心的宁静,以豁达、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
希望我们都能从王维的诗中汲取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