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保养车子,很有感触。去之前心中就有不情愿,但没有仔细想过其中的原因。到店里以后,坐在休息大厅,眼睛看着监控屏幕,我明白了不情愿的答案。
我不再信任4S店。汽车行业发展到如今,也有近三十年了,期间很多普通车主的感受可能和我一样,落差很大。早期的时候汽车保养是没有“N年免费”这一说法的,保养费方面花费较高。同时,车主的表面待遇还是可以的,至少店里欺骗车主的情况并不常见。当然收费方面不手软这是另一回事,说清楚了大家接受,也算是礼貌之道。
那时候的4S店是热情的。开车到门口还没停稳,便会有人出来相迎,接洽业务,随后告知种种须知,等等。如今,它们的门口冷冷清清,车主下了车,可能还见不到人出来。
这都是其次,重要的是保养本身。我经历过至少两次被忽悠的保养,我没有证据,但我相信那是事实。车子停进保养车间后,店里什么也没有做,过了一个多小时,告诉我车子弄好了。第一次我没有及时反应过来,信以为真,回去后发觉不对-因为某个小问题我打开引擎盖查看,内部的表面灰尘竟然依旧!怀着疑问的心态把润滑油尺拔出来看看,用纸巾一擦,油竟然有些发黑。这若是新换上的机油,必然不会如此。没有证据只能郁闷,而没啥好说的。
第二次经历,也没有证据,是怀疑。这时4S店里都装了保养工位的监控画面,车主可以坐在休息室查看自己车子的保养进度。那天,我左看右看,就是没有自己的车,那个位置上的摄像头不工作。于是我走到车间去看,远远地,车停在那儿,没有人在工作。我返回去问接待人员,被告知说:师傅上厕所去了、监控出了点问题。于是只能又等。过了约半小时,来告诉我说车保养好了。糊弄谁呢?前面一直没有动作,一会会功夫就好了?
没有换下来的旧零部件,没有新换进去机油的包装、零件的包装,啥都没有,就仨字:车好了。
我又没有证据。我深信他们省下了那成本一百多元,收费四百多元的汔车机油。虽然没有证据,我还是把话挑明了:车主来店里,是为了汽车的保养与安全,不是为了钱。如果最基本的事情做不好,4S店从业人员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市场会用某种方式淘汰你们。
当然说这些也是发泄一下而已,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没有证据,只有逻辑。但心里的阴影却挥之不去:这帮人,为了几百块,竟然如此没有行业操守,作人诚信!
然而,车不保养不行,路边的店由于不是针对特定车型,花时间花精力花钱,也未必能有4S店的效果,这是它们唯一的特点了。于是,在又一年的保养时间来临之际,我还是得去找它。
这次我学乖了,收集证据。我在保养时必须要动作的位置,利用灰尘留下了记号。如果这些记号原封不动,那肯定就是没有正常操作。
今天的监控倒是没有坏,我可以看到汽车被提起来了。这说明有人在工作。因此我并没有在拿到车后去查验记号。如果对方诚心要动手脚昧点小钱,其实也不容易被发觉,例如,加的油和它号称的不同,更便宜,例如它说给你换了滤网,其实没有换,等等。
失去的信任很难再找回来。在金钱面前,本本份份赚钱的理念,渐渐敌不过生活成本的上涨。这一次想必它不敢不换油,毕竟上次没有换;但是下次,才是需要我重点关注的。
想想很可悲,似乎自己很计较。但我们去保养车子的初衷是什么呢?安全。花了钱,目的没达到的话,没有人能豁达吧,我想。
信任缺失,客户与商家之间。这是汽车行业走在下坡路上的表现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