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了很多次的教师资格证的面试官,感触最深的就是:死学知识,腼腆内向的人已经适应不了老师这个行业了。在教师资格证面试和教师招考面试的环节就被刷下来了。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的他们,当看到紧张的他们;看到语无伦次的他们;看到一手“烂字”的他们;看到不知如何表达的他们......,真是替他们着急。首次按要考生大大方方的,说话干脆利索,教学过程能紧扣教学目标来实施,并且有一定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把文中中重点表达出来。只要能完成以上任务,中间环节有个别“小插曲”也是不打紧的。有些考生天生的就是适合去表达,但是这种人真是太少。大部分的人都需要不停的练习、锻炼才能达到自由表达。
有个考生面试过程中始终不敢看评委,眼睛一直在漂移;有个考生紧张的声音和腿都在打颤;有个考生声音像背书一样的背着一节课......。坐在台下的我很替他们着急,因为看着他们,我好似看到了我的影子,他们的现在的样子也是我以前的样子。正因为,我有过类似样子,所以,我不希望我带的学生,我带的老师不出现这种切切诺诺的样子。
上课时,我鼓励孩子们大声的回答问题,鼓励孩子有问题大声问出来。孩子之间出现了问题,我会马上去给他们调解,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去处理,去表达,最后我再去解决。为了锻炼孩子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我实行班委轮岗制,从各方面去锻炼孩子的能力。孩子的有些行为是需要从小锻炼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口才班、演讲班、播音主持班那么多的原因。
老师这个行业已不是简简单单的教书育人,要想成为各方面都出彩的老师,需要提高自己各面的能力。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一味的教死书,死教书。想安安稳稳的单一的教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同样,没有一定的表现能力,表达能力,在其他的行业也是生存艰难。
现在很多人对我的评价是:干练、利索、泼辣。其实,N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是完全不同的。是什么让我成为了现在的样子?记得上高中时一个同学狂妄的说:要让社会适应我,我不去适应社会。后来的后来,这句话只能存在的历史的记忆中,没有了实现的可能。深思时,虽然成长让我们改变了性格、改变了处事方式,但是内心的的那一份原始的自己,还是静静的待在那。没有动、也没有前进,那是本源的我们。其实我们还是那个样子,只是学会了如何适应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