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论语大讲堂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语别裁》130(颜渊)|民无信不立

《论语别裁》130(颜渊)|民无信不立

作者: 始终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7-16 06:36 被阅读4次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谈不上了。

       这是孔子的政治哲学,能不能绝对奉行下去,还要视时代与环境的不同而定。一般来说儒家政治道德的理想都非常高,但是知道了并不一定能做到,实行起来更不能迂腐,还是要知道权宜和变通。

      这一段是子贡问政治,孔子答复得很简要。如何来办政治?“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这三条。“足食”,就是粮食要充足,这属于经济建设的范畴,粮食就代表了所有的物质生活。“足兵”,就是兵力要充足,国防、警察、军队这些,我们现在讲的国家机器,这个要强大。还有一个,就是“民信之矣”,那就是要取信于民,国家就是政府,如果人民不能够相信政府了,这个国家也就有危机了。所以谈到政治、治国,孔子举出这三个方面,当然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接着子贡他很会问,这三个方面,“必不得已而去”,就是如果一定要三者去其一,那“于斯三者何先”,首先要去哪一个?这是让孔子给排排顺序,哪个是最次要的,先可以去掉。结果孔子就说了,“曰:去兵”,那就是三者必去其一的话,那就先去国防力量,国家的军队、警察,这个实在不得已,那可以解除。结果子贡又问了,“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那剩下还有两个,一个是“食”,一个是“民信之矣”,这两个一定要再去一个,先去哪一个?结果孔子就回答,“去食”,就是可以把粮食去掉。粮食去掉了,人民不饿死了?对!“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自古以来,没有不死的,人皆有死,这也就没什么引以为患了。只要人民能够依赖政府,虽然是没有吃的,国家没有国防,人民还是能够跟国家共患难。

相关文章

  • 《论语别裁》130(颜渊)|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 《论语 颜渊》民无信不立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

  • 《论语》共修(一五九)民无信不立:居上位者失信,代价很大

    《论语·颜渊》民无信不立:居上位者失信,代价很大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

  • 如何重塑政府公信力

    为什么我要专门提出重塑政府公信力呢?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什么意思呢?就是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

  •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2视远惟明无信不立民足君足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2视远惟明无信不立民足君足 题文诗: 子张问明:孔子答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 不得行焉,...

  • 君子成人之美

    学习《论语》 颜渊第十二 这篇讲了5个观点: 1.克己复礼为仁 2.民无信不立 3.仲弓问仁 4.君子成人之美 5...

  • 樊登学论语605日志

    齐帆齐微课 今日学习要务: 134.《颜渊篇》子张问明:警惕枕边风,避免三人成虎 135.《颜渊篇》民无信不立:居...

  • 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足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

  • 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朝廷。”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

  • 我拿什么来“立”呢?

    ——《论语别裁》读书心得(十七)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别裁》130(颜渊)|民无信不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sm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