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定了中午去吃酒席的,母亲是唠叨了一百遍的,礼金也给我准备好了,让我务必自己去一趟,都是左邻右舍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去了别人会高兴,觉得捧场了,脸上有光,光写个礼金人情,别人没印象,母亲还说赈酒的这户人家很做人,哪家有事都到场,是他们家儿子结婚,与我儿子年龄相仿,小时候还是玩伴,母亲说以后我们自己家还要摆酒的,怎么讲都是亲自去为好。
但是一个泳友上午又来了电话,邀我去玩会儿牌,刚好也可以照顾亲戚的生意,我就没拒绝,而且好久也没和此泳友一起玩了,贸然拒绝,还说不给他面子,吃酒的人情也可以达堂姐过去。
也计划的是内人与堂姐一起去的,但内人就是似乎见不得人,不出众,我不去她也不去,其实她内心里还是想去的,既体验热闹气氛,又可以拍些视频给儿子欣赏,都是儿时的玩伴,儿子肯定也感兴趣,他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走进了结婚的殿堂,不知儿子有没有紧迫感,做何感想?
内人硬是不融入不熟悉的环境,儿子却也遗传到了,不主动走出去结识生人,陌生环境不适应,其实真的走出去,是很锻炼人的。
混了午饭和晚饭,早点散场了休息,泳友是大赢家,我是小有收获。但付出的代价是游泳没有打卡,没去吃酒,万步也没打卡,天气又降温了,明天必须游泳打卡,否则这个冬天的冬泳打卡就坚持不了了。
两难的选择,结果选了轻重缓急中的轻缓之事,得不偿失,但也未必很错,也不见得。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选择了就不后悔,明天就不选轻缓之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