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
且论《入殓师》

且论《入殓师》

作者: 马小跳vk | 来源:发表于2015-04-09 19:16 被阅读19次

看完了《入殓师》,怎么说呢,心情似乎轻松不起来。

很早以前就听人说过,一个人历经了人世浮沉是轻浮不起来的,但是我曾以为那些在风浪中被折去翅膀的人,都会戴上玩世不恭的假面,只是偶尔喝得连心都醉了的时候,顾盼间才有悲伤流露。然而现在我却又觉得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或许看多了来来往往生生死死,一个人的确会是深沉罢,就像那个入殓师工作时那动作里的一丝一毫一样,不是么。

整部电影其实并不悲伤,但是正如之前所言,我就是轻松不起来,或许是这部电影自带的那一种特殊的气氛,可能是该叫做淡淡缓缓的忧伤。

我不是在说二笔年纪的文青在整的那些明媚的忧伤这种似驴非马的感情,没有那种牵强矫情的做作,就是直击人性的愁,也不愁。

主人公在整部电影中并没有真正的正面的悲伤的事情,然而他却送着一个又一个的人离开,一定意义上他就是那些离去的人在人世的最后一个送行者,甚至于他可以说是搭建了往生者与亲人之间最后沟通的桥梁,这种沟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而只是为悲痛的亲人还原往生者本来的熟悉面目而已。活着的是靠着回忆活着,何尝不是呢?

主人公在面对自己的父亲时,自问了他父亲这一辈子了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人啊,活着哪里需要这么多的理由。

思考人生是智者的问题,凡人只管去活。

主人公从开始的被动接受到后来的喜爱上这个职业,或许不能称之为喜爱,应该叫做敬畏,然而敬畏又是我所说的这个转变的原因,所以我却是词穷了,这种感情,许是本来就是超脱于文字的罢。

抛却其中固有的一些东瀛的心理变态文化,这部日本冲奥的片子的确可圈可点,然而最妙的还是你不知道该怎么圈怎么点,所以我只能如摘抄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一般将我所想的杂乱成列出来。大概这就是谁也看不透的生死的沉重,连死都不曾经历的芸芸众生,又有何资格去背负起这种沉重来将之付诸笔墨呢?

入殓师,名字好,给死人化妆的人,也能整的这么文艺,也能造出这么文艺的一部电影,确实不容易。

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其他的亮点,因为实在找不到匹配原剧氛围的话,所以只敢挪列出一两点自认为还说得过去的东西,至少,也是一种敬畏吧。

相关文章

  • 且论《入殓师》

    看完了《入殓师》,怎么说呢,心情似乎轻松不起来。 很早以前就听人说过,一个人历经了人世浮沉是轻浮不起来的,但是我曾...

  • 《入殓师》:好好生活,体面逝去

    你知道什么是入殓师吗?你看过一部日本的电影《入殓师》吗? 想必大家都不太了解。 入殓师又叫葬仪师,是为逝者还原生前...

  • 入殓师(又名纳棺夫,不过我还是喜欢入殓师这个名字),是部日本电影,观看入殓师的时候还是在初中,那时关注的点更多的是...

  • 入殓师,一个值得所有人肃然起敬的职业

    影片《入殓师》是由日本作家青木新门的小说《门纳棺夫日记》改编而成,讲述了日本入殓师的真实生活。以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

  • 2018-03-05

    《重回二十岁》 《入殓师》

  • 入殓师

    面前的这具女尸安详地闭着眼,双手被摆成交叠在胸前的姿势,身上穿着华美的寿衣。 我端详着这个死人,年近四十皮肤保养得...

  • 入殓师

    想起来,最让我动心的电影,入殓师,如果在还保持着人的形态最后的时刻,最后一次,无声的,被温柔的对待,齐整的进火葬厂...

  • 入殓师

    如果说人类有两次是可以确定自我价值的存在,那么无非就是出生与死亡了。出生时需要有人迎接,死亡时需要有人送行。这大概...

  • 《入殓师》

    晚上,一个人,看了一部被推荐很多次想看很久的片子——入殓师。向来喜欢日本电影不多台次,刻画人心的叙事方式。而这部电...

  • 入殓师

    用死亡寻觅生命之光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寻找一件属于自己的东西,也许当我们找到的那一刻,东西本身已经遭到了损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且论《入殓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xt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