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用书面语写作?

作者: 莲苇 | 来源:发表于2017-02-03 11:37 被阅读862次

01

早年前看安妮宝贝的采访,她说她坚持用书面语写作,具体原因我记不清楚了,只不过结合最近看的一本书,终于可以理解她了。

年前从网上买到一本《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一本在豆瓣上评分很高的书,本以为看后会有大收获,但是好像有点失望。在看的过程中,无数次地想要把书送给别人,因为觉得第一次都翻不下去,以后也是不会再看的。

要说收获,截止到140页,我的收获就是“写作一定要用书面语”。

02

作者在“技能篇”的第一部分把鲁迅与大咕咕咕鸡做了对比来展现他们的相似之处,且都是褒奖的。先不论大咕咕咕鸡是谁,可能确实是我孤陋寡闻,对此人一无所知,但是即使早前见过,单凭他的名字我也不会看的作品的,原谅我还是喜欢看正常名字的作家写的文字,因为能起这样名字的人,他的作品也应该是个性非常吧,也许异常到了我不能理解的程度呢。

作者在对比的过程中,其中单列两人所用方言写文的对比:

鲁迅先生的例子是:“来笃话啥西,俺实直头听弗懂!”账房说。“还是耐自家写子出来末哉。写子出来末……”

大咕咕咕鸡的例子是:今朝黄浦江压力噶堵!浦东几只摩天楼都准备看伊笑话了,千万不要结冰啊一刚!一结冰周围的话题就都是你了。

鲁迅先生例子的段落我没有打完,因为实在是不想打字下去了,读不懂,每个字都串不起来,不知道这样的文章是让什么方言的人看的。

读过他的文章,正常语言下的文字已经有点晦涩,不要说这种方言写就的文章了,更是读不下去。不清楚这段文字出自他的哪个篇目,应该是没看过的了,即使看过,也是把这段给略过去了吧。

文章写出来就是供大家阅读的,假如写出来的文字让人读着费劲,或者说影响阅读体验,那就得不偿失了。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年代,网络、手机通讯发达,信息爆炸,没有人愿意坐下来细细品味这个字到底怎么读,意思是什么,本来就有看不完的信息,怎会有耐心阅读那些“不通顺”的文章呢。

这是用方言写作的一大弊端:看不懂,读不下去,理解不了,不适宜传诵。

03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的历史老师是女的,她是仅有的几个上课说普通话的人。

我们学校是在县城里,说话都是用当地方言,地理位置虽然属于河南,但是它属于晋方言区,发音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差别。

每一次上课,当有人不听话、乱捣乱、开小差的时候,她都表情严肃地告诉大家,“我不想用双语教学”。

这个时候,全班就会安静下来。

何谓“双语教学”?一边用普通话上课,一边用方言大声呵斥学生而已。

想想也是,一个女生说普通话的时候跟她说方言的时候是不同的感觉,普通话的发音让人变得温柔、娴熟、慢条斯理,想发脾气也会考虑一下说普通话是否方便。

而方言就不同了,日常生活用语,陪伴了自己一二十年,张口就来,什么发音的词都说的出来。方言中“骂”人的词汇也多,无需思考,就可以脱口而出,不像普通话,想要找个骂人的话还需要想半天,等想起来已经完全没骂人的心情了。

而对写作来说,用书面语可以让自己的语言优雅起来,少一些不上台面的话,多用些优美的语言,经过长期训练,可以让自己的文章如散文诗般如诗如画。而不是满篇文章充斥着俗言俚语。

04

另一方面,方言中的有些词汇用汉语拼音是拼写不出来的,或者说拼写比较困难,等你有灵感想到一句话,却因为不好拼写而耽误了思路,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

比如上面的两段话,如果是普通话,我应该用不到一分钟就可以打出来,可是就因为是方言,花费了较长的时间。

方言大多是合成的字词,使用普通话的两个音组合成一个音,或者是用普通话的两个单字组成一个合成字,这样它的发音就会与普通话大不相同,但是因为还要考虑人在实际发音时是否拗口,所以也不会把两个音不变就拼凑起来,这样就更增加了打字时的困难,还容易出错。

最好不要用方言写文章,但是并不排除方言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科学研究的价值。

学习过三年汉语言学,知道“方言”还是一门研究科学。在中国,以方言为业的人就数以万计,还有很多读方言学的博士,所撰述的论文也是无以计数。

为了研究某一地区的方言,他们还要做一系列的研究,专门到某一地方去,寻找上岁数、没有被普通话“浸染”过的老人,因为他们的方言发音比较纯正,然后按照科学研究的方法让他们说一系列的话,进而得出那一地区的方言特征。

方言也有很大的作用,会衍生出很多价值,比如对于破案等。此外,研究方言对历史变迁以及国家志都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对现代写作而言,还是要少用方言,尽量使用书面语。也许现在的书面语对后来人也是方言,也阻碍了他们的阅读,但是就在当下这个时期,它是最流行的书面语就行。

安妮宝贝的书流传甚广,许多人模仿她遣词造句的功力以及断句的独特之处,使得她的文章在现代人中广泛被阅读,也使她成为一个在现代文学创作方面举足轻重的人物,抛开她的才气和禀赋,我认为与她一直使用书面语写作,进而形成的个性的表达方式有关。

所以,写作最好使用书面语。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一定要用书面语写作?

    01 早年前看安妮宝贝的采访,她说她坚持用书面语写作,具体原因我记不清楚了,只不过结合最近看的一本书,终于可以理解...

  • 没人教你口语化写作!

    如 上小学时,语文老师告诫我们,写作文一定要用书面语言? 这话对么? 当时一定循规蹈矩,老师说的没错!而且这一坚持...

  • 写作

    写作就是表达,口语,书面语

  • 口语与书面语

    《高效写作》读书笔记: 1 写作有两种语音表达方式:口语和书面语。口语较生活化,能拉近与读者的关系。书面语用在正式...

  • 为什么要用Markdown写作?

    2016-10-07 我 大梦Power 接上次邮件,稍微提到些Markdown,这次详述下。但也不过也是些我的浅...

  • 卡片写作,科学高效的积累素材

    为什么要用卡片写作? 首先你得先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写作? 写作的本质是认知升级 如何实现认知升级呢? 用卡片写作,科...

  • 为什么要用大白话写作?

    为什么要用大白话写作? 为什么要用大白话写作?就是要逼迫自己表现意象中的东西。任何一个好作品,拆解每一句来看,都是...

  • 为什么一定要以写作为目标

    为什么一定要以写作为目标 近一年来的主动学习,每位知识大神都有一条共同主线牵引,就是“践行”,学到的知识一定要用,...

  • 会写就等于会说嚒?

    记得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总说,写作文要多用书面语,少用口语。 可年少的我们,总觉得书面语麻烦,动不动就想来句口语,...

  • 谈写作

    什么是写作?专门查了百度百科,在众多解释中选择了与自己当前状态最接近的一个:凡是为着一定目的,运用书面语言表达一定...

网友评论

  • 小兄弟:好闻 感谢分享
    莲苇:不客气
  • d7bc518b609a:你抄的鲁迅先生的方言还是能看懂的,江浙的方言,像我们浙江更小的地方方言分个东南西北就不一样了,更别说还有文字
    莲苇:是啊 感觉很困难 感觉脑子退化了
  • 安之腾:东北方言已经没有什么大家不懂的了。
    安之腾:@升腾的信徒 :smile::smile:也是,语言都有深意
    莲苇:可能 但是我还是不敢说我都懂
  • 文艺小范儿:安妮宝贝还上不了中国当代文学呢 拿她的一句话来说事儿 总感觉有点儿不大靠谱 写作用什么语言 这对一个真心想写点儿东西的人来说就根本不是问题 拿他最擅长的语言来写就好了 我最喜欢的作家乔伊斯就是最好的例子
    莲苇:恩 个人见解吧 自己乐意最好
  • 远远歌哥:安妮宝贝是个在现代文学创作方面举足轻重的人物?这句话不敢赞同。
    写作最好使用书面语没错,但是方言写作也可以有非常好的作品,比如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中,上海方言写作的《繁花》和使用大量的四川方言《我们家》均在参评作品名单中,最后金宇澄的《繁花》获奖
    莲苇:恩 个人见解吧
  • 张文山:看了作者的文章,我想冒昧发表一个不同意见交流思想,还望见谅。首先,与书面语言相对应的是口头语言,不是方言,这一点您对了一半,因为方言也属于口头语言。当我读到这里以为您会转而言及普通话的口头语言在写作中造成的不不便,结果有些失望——并没有。读完之后发现竟然成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有些伥然。所以问题就是对比分类的对象有些不妥,但对于该文主题我仍是大为赞同的。鄙人拙见,还望海涵。
    莲苇:说的很好 方言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但是并未说明
  • 达尔先森:嗯,我就是用普通话骂人的😶
    莲苇:@达尔先森 哈哈
    达尔先森: @莲苇 因为我只会说普通话,什么发言都不会更别说骂人了
    莲苇: @达尔先森 厉害😊
  • 512c954c0d3a:适当的用方言有时候会很传神,比如引用鲁迅的这个是《故事新编里》的《出关》里,学舌账房先生的一句话,讽刺意味很明显。
    文艺小范儿: @人吃谷 要知道鲁迅那时候可是文言变白话的先锋啊 说鲁迅的文章难读 也许是因为时代变化 但文中抄的那个鲁迅的句子我确实没看见过
    莲苇: @人吃谷 寡闻了 😄
  • 时光月老:说得在理,要用普通话书面语来写作!

本文标题:为什么一定要用书面语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kd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