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52.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读书笔记 )
关键词:阅读
学习是一种劳动,而且是并不轻松的劳动。求取知识本来就是要花费劳动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地完成作业?
第一,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第二,大量阅读。
在学生出于兴趣、出于认识的需要而阅读的材料总量中,要求学生以实际为目的而学习的材料所占的比重越大,他学习起来就越困难。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甚至更多。在九年级和10年级,学生所阅读的东西,则应当比要求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多四到五倍就好。
如果少年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的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政客,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他在其他方面的兴趣。
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吧!
第三,教师队伍精神修养和兴趣。
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还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了多少东西,交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还剩下多少东西。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第四,保证学生智力生活的丰富性。
第五,克服知识跟能力之间的脱节现象。
1.教会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在小学里错过了的东西,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在一至四年级,每天最少有半个小时用来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有理解的朗读。必须做到使每个学生会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阅读。
2.写字方面也要写的端正、迅速、流畅。学生应当学会同时书写和思考,一边书写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并且思考所听到的东西的意思。在这种半自动化书写的情况下,学生才可能思考各种规则,自觉地运用这些规则并进行自我检查。没有掌握这种能力,是学生正字法不过关的原因所在。
只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证明一个人是否有知识。
即使教学大纲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没有高明的教师用敏锐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双手去实行他,那他人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
有经验的教师不要求学生背诵教科书的课文,会让学生利用原来已有的知识,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思考和比较,然后做出独立的结论。这些教师喊学生到黑板跟前来回答问题时,让学生带着他的笔记、草稿、练习本、教科书以及补充读物,并不让他逐字逐句地复述教科书里的教材,而是让他发表议论,进行探讨。
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的品质:求知的愿望认识的需要,使自己今天的精神生活比昨天更加丰富。
感悟:读了本条建议,让我对阅读的重要性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小学阶段,首先是在低年级,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到了中年级,要多开展阅读活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到了高年级,就要大量的进行阅读。阅读是没有上限的,读的书越多,学生的学习就会越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