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湯氏七修族谱中有一篇“文蘭公傳” ,究竟文蘭公是誰?文中提到是世杰,因此我們找到世杰公的齒錄,的確叫文蘭公,是與顯公的次子。世杰公有六子:昌福、昌夀、昌齡、昌熾、昌恩、昌大。源頭找到了,與作者華臣公的關係也找到了。這就牽出來好多人,昌恩公衹是其中之一。垂絲圖中昌恩公的子孫好多,其中子字派11個(子俟、子仙、子級、子佩、子伯、子儒、子倬、子值、子仕、子倜、子任),能字派三個(能恆、能學、能覺)。我們的目的是把他們的所有後代找出來,希望見到此文的宗親們將此信息傳播出去,文蘭公離我們雖然很遠,但其後裔卻離我們很近。
為了完成大山湯氏八修族譜,請大家給予支持。
《文蘭公傳》
公諱世杰,字文蘭,高祖洪謨之次子也。生有異秉,幼時嬉戲,即羞與牧童樵子唱和,見鄰里之婚祭合禮者,常于家庭中仿習其儀,士人皆羡之,就傳於外。詩書過目即能成誦。性至孝,不忍遠離父母。恆曰: 吾輩少年讀書之日長,孝養父母之日短。習舉子業以希望,不可必得之功名。何如奉菽水,以報罔極之恩于萬一也。先高父母,晚年多病,家務紛繁,公能督之就緒得其歡心。故先高父母不欲强公以學也。公事父母以孝,聞人言無間,公丁內外艱,也居喪成禮
三年,未改戚容。且公性素質直于心,所謂違者雖不面折他人過失,必委婉以導之。當乾嘉年間,高宗訓政,海宇澄清。凡鄉黨鼠牙雀角爭端,公無不分別曲直,極力调和。其不聽公言者,鳴之官司,為費不貲,甚至破產。恆悔曰:恨不信湯公言也。公之為人,大率於是。傳子及孫,流風漸衰,華恐後世子孫不復知公之為人也。因紀其梗概以示来茲。
曾孫華臣訓經氏謹識
垂絲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