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巨轮滚滚向前,眨眼间,已进入了阳历三月。
对于我们困在屋里的人来说,这四十天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水深火热的疫区中心、对于奋战在一线的所有人员、还有那些期盼家人归来的守家人员来说,这四十天里的每分每秒都是平凡而伟大的坚持,更是增添了驱除瘟疫的希望。
四十天的“抗疫”,从猎猎的寒风到和熙的春风,从初始的恐慌到现在的淡然,从疯狂的蔓延到现在的日趋减少,胜利的曙光似乎已在不远处招手。看着各地感染数据的锐减和死亡人数的大幅下降,我欣喜若狂。每天各地那个大大的“O”,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数字,这是疫情的终止,更是美好生活重新扬帆的起点。
早春的三月,阳光早已变暖,连徐徐的春风也有了暖人的气息。屋里的水仙开出素雅的小花,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屋外的樱桃花,白雪般的花儿早已开满树,花香随春风飘向四面八方。朋友圈里是满目的春色:黄灿灿的油菜花把田地装扮一新、嫩绿的野草铺满了阡陌小径、枯瘦的枝条上布满了刚冒头的点点新绿;黄的迎春、红的红梅、粉的野桃花,夭夭灼灼的怒放在了山岗、田野。这些春天的使者,最早宣告春的到来,涂画着春的色彩。多么美的春色啊!可是少了许多踏春观赏的人群,便少了许多喧闹。但春天可不管有没有人来欣赏,依然生机勃勃的展现出无边的春色。
我孤寂的倚在窗台,看窗外百花盛开、鸟儿呢喃、蜜蜂嗡嗡,这春天离我一步之遥,但又好似远在天边。我张望着、思念着那个熟悉的身影,细数着妻子的归期……
妻子从二月七号离家奔赴一线,至今已是二十六天。小女儿似乎习惯了妈妈没在身边的日子,每天醒来后快乐的玩耍着。我们也以为她已经忘记了她妈妈,但在这两天的视频中,她竟然撇着小嘴,眼泪汪汪地呼喊着:“妈妈,回家!妈妈,回家!”原来她始终不曾忘记,她那还在隔离中的妈妈。
妻子进隔离病区后,曾打来电话交代,让我千万别告诉岳母她进隔离病区的事情。我知道,她怕独居的岳母担心。但她却不知我的担心!她总是轻松的和我说:没事,我虽然也在隔离病区,但我在里面配药,不直接接触病人。再说每天防护都做着,哪有机会被感染呢!
但愿吧,我也自我安慰着。
但还是在有一天,让我有些后怕。那一天在应该吃中餐和晚餐的时间段里,我给妻子发的微信、打的电话,全部没有反应。这两个短短的时间段,那是我和她约定好的报平安的时间,但此时那边却毫无回应。那一天,我在不安中度日如年。午夜零点过半,微信响起:肖先生,刚忙完,今天太忙了,没有顾上吃饭。再加上有些不舒服,浑身冒冷汗,所以就没有时间回信息,勿担心。女儿们都睡熟了吧?
看到信息,提着的心才算放下。赶紧回信过去:时间已经不早,赶紧吃点东西去。姑娘们早睡了,你好些了吗?搞完了赶紧休息,明天早上还要上班。
妻子说好多了,但我还是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的让她好好观察,做好防护。那几天,妻子就是这样工作的,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还要加班到午夜。我说她辛苦了,她说大家都辛苦,病房里的护士才更辛苦呢!我一阵无声。
我很想亲临现场看看这些工作中的白衣天使,写下他们艰辛的时刻,但又不能深入一线,只能在电话里访问。妻子说没什么好写的,这是应尽的职责。其他我所认识的医护人员,他们和妻子一样,众口一词的表示勿需记述,这是份内的事情。是的,救死扶伤是您们的天职,无需夸赞,无需鲜花与掌声!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病人的好转才是您们关心的最为重要的事情。这一群最可爱的人呐,我觉得所有的歌讼与赞美,在您们争分夺秒抢救生命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与矫情。
十四天为一个周期的“战疫”,对这些一线的医护来说,显得那么急促与短暂,刚刚有些好转的病情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护理,却不得不出去隔离休整。他们不舍也放不下手头的工作,即使在休整的房间,依然时刻关注着他们以前所在病区的情况,时不时和接班的医护进行沟通交流;他们关心着每一位病人,为他们的病情哪怕有一点点的好转而倍受欢欣鼓舞!
家人守望的归期还那么遥远,所有的等待只能是等待!他们顾不上和家中等候他们的亲人团聚。在休整的时候写下了一份份请愿书,依然想着再上战场,去和可恶的病毒博斗,早日把它们驱除。此刻,我感动着!我看不清他们的脸,甚至,不知道他们绝大部分人的名字,但我知道,他们共同有一个神圣的名字,他们叫——“白衣天使”!这群最可爱的人,疫情当前,他们不知今夕何夕,也不管家人等候的归期,只是那么一句:君问归期胜利时!
屋外,春光灿烂。从祖国各地到处传来了“O”增长的好消息,隔离病区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的被治愈出院。我想,在白衣天使们奋不顾身的“抗疫”下,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合作下,新型冠状病毒一定会早日被打败,在暖阳下灰飞烟灭。那时所有的等待将不再只是等待,所有期盼的归期都会化成团圆时一抹深情的笑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