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这事儿文学专题简书作家文学梦
文学大师季羡林谈散文写作(一)

文学大师季羡林谈散文写作(一)

作者: 我有一支烂笔头 | 来源:发表于2019-07-04 04:17 被阅读162次

我学习写散文,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如果说有一个散文学校,或者大学,甚至研究院的话,从年限上来看,我早就毕业了。但是事实上,我好像还是小学的水平,至多是中学的程度。

——季羡林《我怎样写散文》

我怎样写散文

季羡林

我从小就喜欢舞笔弄墨。我写这种叫做散文的东西,已经有50年了。虽然写的东西非常少,水平也不高,但是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却有不少的感性认识。在生活平静的情况下,常常是一年半载写不出一篇东西来。原因是很明显的。天天上班、下班、开会、学习、上课、会客,从家里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课堂,又从课堂回家,用句通俗又形象的话来说,就是:三点一线。这种点和线都平淡无味,没有刺激,没有激动,没有巨大的变化,没有新鲜的印象,这里用得上一个已经批判过的词儿:没有灵感。没有灵感,就没有写什么东西的迫切的愿望。在这样的时候,我什么东西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也不想写。否则,如果勉强动笔,则写出的东西必然是味同嚼蜡,满篇八股,流传出去,一害自己,二害别人。自古以来,应制和赋得的东西好的很少,其原因就在这里。宋代伟大的词人辛稼轩写过一首词牌叫做“丑奴儿”的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要勉强说愁,则感情是虚伪的,空洞的,写出的东西,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如何能感动别人呢?

我的意思就是说,千万不要勉强写东西,不要无病呻吟。

即使是有病呻吟吧,也不要一有病就立刻呻吟,呻吟也要有技巧。如果放开嗓子粗声嚎叫,那就毫无作用。还要细致地观察,深切地体会,反反复复,简练揣摩。要细致观察一切人,观察一切事物,深入体会一切。在我们这个林林总总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随处活动着熙攘的人群。你只要留心,冷眼旁观,一定就会有收获。一个老妇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的微笑,一个婴儿的鲜苹果似的双颊上的红霞,一个农民长满了老茧的手,一个工人工作服上斑斑点点的油渍,一个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一个教师住房窗口深夜流出来的灯光,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倘一深入体会,不是也能体会出许多动人的涵义吗?你必须把这些常见的、习以为常的、平凡的现象,涵润在心中,融会贯通。仿佛一个酿蜜的蜂子,酝酿再酝酿,直到酝酿成熟,使情境交融,浑然一体,在自己心中形成了一幅“成竹”,然后动笔,把成竹画了下来。这样写成的文章,怎么能不感动人呢?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细致观察,反复酝酿,然后才下笔。

创作的激情有了,简练揣摩的工夫也下过了,那么怎样下笔呢?写一篇散文,不同于写一篇政论文章。政论文章需要逻辑性,不能持之无故,言之不成理。散文也要有逻辑性,但仅仅这个还不够,它还要有艺术性。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又说:“不学诗,无以言。”写散文决不能平铺直叙,像记一篇流水账,枯燥单调。枯燥单调是艺术的大敌,更是散文的大敌。首先要注意选词造句。世界语言都各有其特点,中国的汉文的特点更是特别显著。汉文的词类不那么固定,于是诗人就大有用武之地。相传宋代大散文家王安石写一首诗,中间有一句,原来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他觉得不好;改为“春风又过江南岸”,他仍然觉得不好;改了几次,最后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自己满意了,读者也都满意,成为名句。“绿”本来是形容词,这里却改为动词。一字之改,全句生动。这种例子中国还多得很。又如有名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原来是“僧推月下门”,“推”字太低沉,不响亮,一改为“敲”,全句立刻活了起来。中国语言里常说“推敲”就由此而来。再如咏早梅的诗:“昨夜风雪里,前村数枝开”,把“数”字改为“一”字,“早”立刻就突出了出来。中国旧诗人很大一部分精力,就用在炼字上。我想,其他国家的诗人也在不同的程度上致力于此。散文作家,不仅仅限于造词遣句。整篇散文,都应该写得形象生动,诗意盎然。让读者读了以后,好像是读一首好诗。古今有名的散文作品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这一个类型的。中国古代的诗人曾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不同的理论,有的主张神韵,有的主张性灵。表面上看起来,有点五花八门,实际上,他们是有共同的目的的。他们都想把诗写得新鲜动人,不能陈陈相因。我想散文也不能例外。

相关文章

  • 文学大师季羡林谈散文写作(一)

    我学习写散文,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如果说有一个散文学校,或者大学,甚至研究院的话,从年限上来看,我早就毕业了。但...

  • 文学大师季羡林谈散文写作(二)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像写诗那样来写散文。 光是炼字、炼句是不是就够了呢?我觉得,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炼篇。关于炼...

  • 文学大师季羡林谈散文写作(三)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像谱写交响乐那样来写散文。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写篇把散文,有什么了不起?可你竟规定了这样多...

  • 读书营第二天打卡--《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谈写作》 本书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畅谈写作和写作经历的书。论述了如何进行文学方面的创作,是一些写作经验...

  • 读《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本书的作者是季羡林大师,季羡林(1911.8.6-)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 季羡林谈散文写作

    季羡林给人的感觉,往往首先是个学者大家,而作家的身份却很容易被忽略。看完这本书,特别是里面他写的《赋得永久的悔》一...

  • 说说散文这件事儿

    ——《季羡林谈写作》第二章《写文章》有感 散文,是我们最大众、最常用的文学体裁了。 我们的日记了,随笔了,都属于散...

  • 011-季羡林谈写作

    读书时间:2019年9周 书名: 季羡林谈写作 书籍类型:散文 语言:中文 介质:微信阅读 作者:季羡林 这本书是...

  • 向精通12种语言的国宝级大师学习散文写作的奥义

    我一直喜欢读散文,但又总写不好,直到看完季羡林先生的《季羡林谈写作》,我才发现,原来散文的确是不容易写好的,必须融...

  • 国学大师季羡林谈写作一

    最近读了《季羡林谈写作》颇有收获,摘取一二分享给大家。 1.对于写作,季老认为,写出好文章首先要多读书,尤其是要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大师季羡林谈散文写作(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rb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