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

作者: MC_mengde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20:34 被阅读0次

        人前摇扇,醒木拍桌,各位看官,您细听分说。

        且看他口若悬河,衣上有风尘,今咱说说这江湖说书人。

        说这旧社会啊,天花害人不浅,那时候得这病轻则失明,重则小命不保了。那些失了明的孩子们总得有个自力更生的本事吧,于是父母就送他们拜师学艺。这失明的孩子能学啥?没错,就是说书。当然了,并不仅限于因天花失明的孩子了。学成之后就得跟这师傅走村串乡说书,混口饭吃。后边随着时代的进步,说书也登堂入室,成了大众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在那人们不识字的年代,听书就跟现在看剧似的。

        那位就说了,照您这么说,那现今说书应当挺普及的啊,我咋就没见过现场说书的呢?可说呢,如今这天花不是让人给治好了吗!这说书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前些日子仙逝的单田芳老先生可以说是当代这说书界的名角了,可他老人家撒手人寰了,却也没见后继有人啊!是说书这行不好吗?绝不是!这老祖宗传下来的,那都是宝。这要搁旧社会啊,说书那是下九流的行当,有人给各个职业排位,按说啊,说书的就得跟这剃头一样,下九流。可如今不同了啊,说书确实是艺术。

        说书怎么着就成了艺术了呢?别的不谈,单说这说书的介绍人物的出场,那就够您看看的了。《三国》,那是名段,这么说刘备来着:“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嘿,这哥们生得真是够怪的 ,也难怪,人有怪相,必有怪才。可在那时候,这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模样,那是福相。这段词,您看电视剧能看出这味儿来?且放下刘备不谈,咱看看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形象倒是跟电视上的一样,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这词儿,在水浒里边也有,您说这得是写李逵的吧?非也,这词儿写的是豹子头林冲。怎么着?这就跟电视上不太一样的吧?可见这看电视啊,远不如听书来的原汁原味。现在这演员都能称得了艺术家,这说书简直就是阳春白雪啊!

        可这说书再怎么好,顶不住没人听啊。现如今,听书的人大多是老同志,倒也有些出租车司机好这一口,可听这个的年轻人着实罕见啊。别的咱就不比了,就跟艺术形式相同的相声比,那也是差的不只一星半点。且不说相声年年上春晚,自打这德云社火了,多少人为了附庸风雅去听相声的啊。最后那一小撮说书人心想,这有钱人就不能斜斜眼,往咱这看看?

        按下这说书不表,咱来说说前几日闹得沸沸扬扬的那金鹰奖得主,说这女子生得那是.......

        叹曰:“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但愿还能有真戏子家事天下知的那天吧。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说!

相关文章

  • 说书

    人前摇扇,醒木拍桌,各位看官,您细听分说。 且看他口若悬河,衣上有风尘,今咱说说这江湖说书人。 说...

  • 说书

    「1」 今年要考研,所以有很多专业课的书要看,买书的时候也开始去留意各种不同的分类,每种分类之下都有数不胜数的书籍...

  • 说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小到大听长辈告诫自己要多看书,多读书,只要是字多的正规书你只要愿意看,家长亲戚都争先帮你买...

  • 《说书》

    书生夜雨卧凭栏,十年寒窗直言难。 可念长安尽美颜,未涉人世不知寒 。 历尽沧海渡千帆,归来不再是少年。 西窗坐断白...

  • 说书

    常常想起童年的说书。 说书人大多是一两个人或两三个人,他们带着行李落脚在一处村庄,说得好被留下来十天半个月,不好...

  • 说书

    说书 一早起来赶高铁,一坐下来打开书,一看蝌蚪眼抖抖,一觉醒来顿悟了,原来书真的很重要...

  • 说书

    书中闻墨香, 说者满铿锵。 听者喜而泣, 亦或满悲伤。

  • 说书

    老先生 一声叹息 痛苦地流下 两行浊泪 土地掩埋 一个挣扎的肉体 和语惊四座的灵魂 老先生 生前痛苦 死后甜蜜 后...

  • 说书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柳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症候来时,正是何时...

  • 说书

    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很喜欢看书,那些年穷,买不起同龄人能买起的玩具,只能是买各式各样的书来看。看的最多的应该是文学名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vltqtx.html